; 副都统胜保等人也站在梁绍琼一边,建议求僧格林沁多留一点预备队。
僧格林沁不胜其烦,为了让两人不再聒噪,便多留了2000人在通州城作为预备队使用。
1858年6月15日清晨。
英法联军自河西逼近张家湾,并向张家湾附近的清军驻地发炮攻击。
粤勇的半个炮兵营以萨克拉门托炮还击,奈何英法联军在炮兵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粤勇的半个炮兵营未能压制住英法联军的炮火,自身损失颇为惨重。
伤亡大归伤亡大,但粤勇炮兵仍旧坚持对英法联军炮击,为大部队的冲锋提供火力掩护。
僧格林沁所部剽悍的蒙古马队早已严阵以待,在炮兵的掩护下呼喊着向英法联军的军阵发起声势浩大的冲锋。力图冲散英法联军的军阵,一战定乾坤。
眼见上千名蒙古骑兵距离己方军阵越来越近,在加强枪炮火力输出的同时,英法联军亮出了他们康格里夫火箭。
一时间,数百支康格里夫火箭齐射,火箭弹冲破天际,像是一群燃烧的鸟儿,尾部喷射出火焰和浓烟,带着尖锐刺耳的呼啸声划破湛蓝的天空。
数以百计的火箭弹在空中排列成壮观的队形,宛如一道华丽的焰火盛宴,泼洒向密密麻麻,人山人海的蒙古马队。
早期火箭的精度并不高,火箭直击蒙古马队造成的伤亡并不多,但火箭弹齐射是气势对清军士气上的打击是巨大的。
纵使蒙古马队、索伦部骑兵的骑手能抑制住心中的恐惧,继续冲锋,但他们胯下的坐骑未必会听使唤。
尖锐刺耳的火箭声令战马受到惊吓,不受控制,肆意横冲直闯,几近不能成军。
更有受惊的战马直接冲散了后方的步兵方阵,导致步兵也陷入混乱。
好在步兵方阵由梁绍琼亲自坐镇指挥,又以粤勇为核心,方才勉强稳住步兵方阵,没有崩溃。
饶是情况如此混乱,仍旧有少数蒙古马队和索伦骑兵在粤勇逐渐稀疏的炮火掩护下,抓住机会冲到英法联军阵前。
然而,这些蒙古骑手和索伦骑兵的最终结局也是被英法联军放排枪射杀。蒙古骑兵引以为傲的骑射对英法联军造成的伤亡极为有限。
传统的骑兵无法适应现代化的战争,在克里米亚战场,哥萨克骑兵已经用他们的鲜血证明过了。
使用线膛枪的英法联军仅用一排单薄的线列兵,就打败了曾经不可一世的沙俄哥萨克骑兵。
“怎么会?”
望着成片成片倒在英法联军枪炮下的蒙古骑手,僧格林沁大为惊骇。
但他不打算就此罢手,他相信只要继续发动冲锋,迟早能将英法联军的军阵冲垮。英法联军使用的火器必将过热炸膛!
僧格林沁对火器的认识仍旧停留在清军的那些土枪土炮层面。
殊不知火绳枪在欧陆早就被丢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僧格林沁如同一个输红眼了赌徒一般,不断加注地将满蒙骑兵往英法联军的枪炮里喂,以期正面击溃英法联军的军阵。
同时僧格林沁另派出两支马队,一支负责从侧翼迂回,抄掠英法联军后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