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间的友谊是虚的,荷兰在东印度群岛的利益可是实实在在的。
东印度群岛是荷兰在海外最重要的殖民地,也是最后一块遮羞布,不容有闪失。
“soembing号交给你调用。”特维斯下定了决心。
在得到了特维斯的许可后,克鲁生调来了观光丸号。
9艘战舰,18艘武装商船组成的东印度群岛舰队浩浩荡荡地开往坤甸,协助坤甸守军保卫坤甸,保卫荷印当局在婆罗洲岛获得的利益果实。
东印度群岛舰队在克鲁生的带领下以8节的速度巡航,前往在坤甸。
在坤甸附近的海域,克鲁生和一支庞大舰队相遇,这支舰队正是梁耀的舰队,也可说是梁耀全部的家底。
梁耀拥有四艘排水量千吨以上的蒸汽战舰,11艘泥鳅级,在这11艘泥鳅级中,梁耀自己的8艘泥鳅级已经换装了萨克拉门托炮,广东水师的3艘泥鳅级装备的还是老式的前膛加农炮。
帆船方面梁耀则是有着16艘排水量700吨到1200吨不等,装备了22门到30门6磅萨克拉门托炮的飞剪船。
剩下的就是由广东水师和东南亚海盗的小舢板组成的气氛组。
两支舰队在海上狭路相逢,互相对峙。
但在人数和气势上,倾巢而出的梁耀显然是要更胜一筹。
“这片海域属于我们荷兰!你们进入了荷兰海域,给你们十分钟时间考虑是选择撤离我们的海域还是战争!”
克鲁生也向梁耀下达了最后通牒,要求梁耀的舰队撤离坤甸附近的海域。
在发出通牒的同时,克鲁生早就打打出旗语,命令各舰抢占上风向,以便在开战之后取得有力的机动位置。
克鲁生的东印度群岛舰队蒸汽化率很低,只有一艘soembing号和两艘蒸汽化的老式风帆战舰可以在不借助风力的情况下进行作战。
其余的舰船都还是风帆战舰,他必须遵循风帆时代的作战规则才能发挥出自身军舰的最大优势。
所谓的上风和下风并不等同于顺风和逆风。
而是在垂直于风帆战舰的方向的风向中,处于垂直风向之上的是为上风向,之下的则是下风向。
上风向和下风向各有千秋,简而言之,处在上风向的一方优点是容易获得机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