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为了讨生活也是没法的事!”老人家叹了一口气。
“这些天雪灾严重,大爷还是多注意安全,虽然生活不容易,但是还是要人健在才好。生命重于一切。”龙丽关心道。
“谢谢姑娘的关心和提醒,老头子会多注意的。两位客官,吃点什么?”
“我要一碗混沌。褚大哥,你呢?”
“一碗阳春面。”他看了眼挂着的“阳春面”的布妻子淡淡道。
“好咧!二位稍等片刻。”老头乐呵呵的去忙活了。
“就大爷您一个人摆摊吗?”见那白发苍苍的老人家忙前忙后也没人打个小手,心里叹了一口气,龙丽微蹙了蹙眉头。
“是,老婆子前两天出来摔伤了腿,在家里休养着。”老人家边煮面条边回复她。
“那您的儿女呢?”
“我无儿,就一个女儿,嫁了人,离柳州有点远。回一趟娘家也不容易,就没让她回来。”
“那就您和大娘俩人?您们怎么……?”后面的话她没再说出,抿了抿唇。她是想说您们怎么不去投靠女儿,后来一想这里是古代,女人在家里是没有地位的,不是现代开明思想,便住了口不往下说了。
“你是想说我们怎么不去投靠女儿?”老头苦笑了下,心里酸楚无奈的一叹,“唉,我那女儿也是个苦命的。本以为嫁了个参军的女婿能过上个好日子,奈何天意弄人,女婿去边关打仗不幸去了,愣是留下一个六十岁的老娘和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女儿如今是那个家的天,我们俩老去了只会增添她的负累。好在,官家补了银两,他们一家攒着点过日子还是够的,不然我那苦命的女儿……”老人家不由得悲从心起,老泪乍现,泪光闪闪。
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一生都在为儿女们操心。龙丽心里也酸楚楚的,很不是滋味。她也想起了爱自己的爸妈,可惜他们已经不在同一个时空了。老人的话勾起了她的回忆,思绪也跟着飘远起来。
好久,她才回神,长叹一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是什么?诗吗?”老人家端着面条和馄饨放在二人面前,听到她念问道。
“是的。一个有名的诗人写的,叫游子吟。”她吃了一口馄饨,笑着朝老人家道:“味道很不错!”
“姑娘喜欢就好!”老人家被她说的也笑了起来。
褚烈旭是个清冷、不苟言笑的人,很多时候都是保持沉默不语的,只是静静的听着看着。
“咦,听说柳州目前也是闹雪灾严重的城市,估计乡下只怕更严重吧!不知道州府太守大人那边都做了什么应对?有没有和各大人一起并肩作战克服困难,组织大家救灾?”龙丽似是无意的随口一问。
“我看二位着装打扮应是从外地来的吧?”老人家端详了二人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