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书说的是真的吗?你们究竟怎么了?你为什么不说话?怎么不安慰戴秋几句?”
张力量见全班同学都盯着自己看,只好说了一声:“戴秋,真的对不起!”
戴秋听了,带着哭腔回了一声:“你没有对不起我!”,说完抹了抹眼泪,就跑出了饭店。
张力量迟疑了一会,追出了饭店,但已经看不见戴秋的身影了。
张力量参加完班级聚餐后,见戴秋还是不肯原谅自己,不愿跟自己说话,渐渐接受了这样的事实,决定静下心来,从与戴秋胶着的情感中走出来,重新思考宁静对自己的规劝。
张力量觉得宁静对自己说的话,是对的,她考虑的比较长远,只有考上研究生,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智慧,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找到对付魔怪的有效方法!
这个学期,张力量和同学们要上一门全新的课程《量子力学》,以及《热学》的后续课程《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
《量子力学》是与传统经典力学全然不同的,它是建立在几个假设基础上的,而这几假设不能被严格证明,所以《量子力学》这门课刚在c国最高学府b大学物理系开设时,当时的大学生就惊呼:量子力学不讲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量子力学》这门课最让张力量觉得难忘的有三点:
第一点物质的存在形式,粒子和波的辩证统一。经典物理学认为:物质要么表现为粒子性,具有质量和速度;要么表现为波动性,具有周期和频率。例如光的本质究竟是粒子还是波,在很长时间内存在巨大争议。著名物理学家牛顿在e国皇家研究院时,由于当时的权威胡克认为光是波,与自己的观点向左,所以转变研究方向,从事天体物理和动力学问题的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三大定律。由于牛顿在力学上的巨大成就,后来他所坚持的、光是粒子的学说,成功解释了光线在界面的反射和折射问题,在他死后的五百年内成了主流。直到18-19世纪,杨氏双缝干涉,劈尖干涉,迈克尔逊干涉仪,单缝衍射,圆孔衍射等现象被发现后,人们用光的波动学说能很好地解释上述现象,所以这个时代光的波动学说成为主流。可是2世纪初的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再次将光本质归结为粒子。直到德波罗意认为任何物质都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粒子和波是物质的两种表现形态。这个结论最终因为电子在晶格上衍射现象被发现,圆满地画上了句号。
第二是实验观测的不确定性,与hil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