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这个时候,正是提各种条件的时候。
众所周知,李鸿章虽然也算是一个外交家,但他的外交生涯,基本都是各种各样的不平等条约,如《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这些条约不仅割让了当时国家领土,还支付了巨额赔款,严重损害了当时国家的利益与尊严。
虽然说,出现这么一种情况,和当事满清政府的落后和弱小是离不开关系的。
但是,很是不好意思,现在依旧是这么一种我强你弱的格局,依旧是我大汉占据主动,而你努尔哈赤却占据了足够的被动。
因此,努尔哈赤想要和金帐王庭那样平等建立关系,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联姻,那只有可能是单方面的联姻,绝不可能像金帐王庭那样互嫁贵女。
在天启传统之中,双方如果以互嫁贵女联营的方式建交的话,其意义是截然不同的,就像是当初的四夷,在诸神的见证之下,结成兄弟之盟一样,这样的结盟,与普通的结盟的意义是大有不同的。
这种方式的建交和结盟,更加代表着一种无形的誓言。
而誓言这种东西,立下来之后,可不是说违背就可以违背的!在天启这么一个古代的背景之下,人们相信誓言具有神圣的力量。他们相信,如果你违背了誓言,神明会降下惩罚。
而且,誓言,更加代表一种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如果违背了誓言的话,社会受到社会群体的唾弃的,甚至,有些誓言违背了,还会背负万古的骂名。
在蓝星的中国古代之中,也并不是没有这样的典型案例。
司马懿的洛水之誓,就是最典型之中的典型。
蓝星历史中,司马懿趁魏帝曹芳和亲信曹爽等前去祭祀魏明帝的机会,发动政变并控制了洛阳作为京都。曹爽无法返回洛阳,只能率军南守伊水。
虽然司马懿以皇太后的名义占据洛阳,但天子仍被困在京城之外,这使得他的行动显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他甚至无法对皇帝所在的军营展开正式的攻击。
而且,司马懿已经动用了所有底牌才能封锁长安城,他根本没有能力进攻曹爽。此时,司马懿比曹爽更加惶恐,因为一旦失败,他将不仅被处死,还将成为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叛逆者。
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懿决定不采取武力行动,而是以劝降为主。他派遣了曹爽的亲信尹大目前去劝降,并向他保证只要交出兵权,可以保住爵位和财富。为了增加曹爽对他的信任,他还在洛水边发誓。
于是,曹爽轻信司马懿的承诺,在没有任何战斗的情况下直接投降并交出兵权。司马懿在夺取兵权后立即出尔反尔,首先将曹爽及其亲信全部下狱,以叛逆的罪名诛灭他们的三族。
曹爽轻信司马懿的承诺,可见在古代这么一个背景之下,人们对于誓言的看重。
而在古代看重承诺的时代,司马懿虽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可这种毫无原则、没有底线的行为难以被世人所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