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看你外面的员工一个个都无精打采的,这么卷,真的没问题吗?”
“人都是被逼出来的,不逼一下自己,你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大潜力!
我们这绝不是卷,只是悄悄地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
见胡一飞踌躇满志的模样,大波浪也只能暂时放弃劝说。
毕竟她对公司管理也并不擅长……
没过多久。
果不其然,办公室外很快就传来一阵鬼哭狼嚎……
“看见没有,这就是气势如虹,军心可用!”胡一飞满意的点点头。
大波浪:“……”
对大多数人而言,他们显然是学不到独孤九剑的。
面对巨大的生存压力,想要活下去,那就只能拿起宝典……
一咬牙……
……
“只能帮你到这儿了……”
另一边,孟浪也放下电话。
他不指望谁都能有高媛那种壮士断腕的魄力,不过要是今天这番话能让他早点醒悟,少一点损失,那也算是仁至义尽。
有闫薇薇这层关系在,怎么说也是名义上的“同门”。
而且他对胡一飞这个二代感官还算不错。
至少刚刚听完他的“下策”,人家还很有礼貌的强忍着说完“受教了,感激不尽,听君一席话……”等等场面话这才挂断通讯……
以对方的身份,实在是难能可贵。
虽说等到对方山穷水尽,公司濒临破产的时候再出手收购,无疑能用最小的代价达成自己的目的。
不过只要对方能想通,他倒是不介意现在多花点钱,用金钱换取时间,将白垩纪提前收入囊中,顺便卖他一个人情。
事实上,相比这个公司的价值,胡一飞这个人本身也是“价值不菲”。
这就不得不再次提到“孔融让梨”这个典故了。
“融四岁,能让梨。”
一个普普通通的“让梨”的故事,凭什么会被写入三字经,名传千古?
相比他孔小融,我孟小浪难道就差了?
大家都是小屁孩,不就是让个梨吗?他让的难道就少了?
纵观孟小浪的整个童年,那基本就是一部“让梨编年史”,到最后都让到条件反射了……
怎么就没见人把他写进“九年义务教育课本”里世代传颂?
透过现象看本质。
不就是因为一个姓孔,一个姓孟吗?
孔融,东汉末年人,建安七子之一,儒学孔子二十代孙!
孟浪,21世纪初人,忝为关中大侠,儒学孟子不知道多少代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