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历代王朝更迭 > 第112章“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来源

第112章“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来源

刮目相看。赵王闻言,大表赞同,立即任命主战的赵奢为将,率军前往阏与。

    不纳谏的名将

    对于这场战役,《史记》上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赵奢也正是凭借此次战役,奠定了其战国十大名将之一的地位。这一年,是周赧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9年。

    当时秦军对于赵军的动向,早就有所探查,所以从关中地区发兵时,一路西向,直接进入中原重地武安(今河北武安,位于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之处。自此,这一支秦军与围攻阏与的军队,恰好构成了掎角之势,可以在赵军大举来袭之时,互相驰援。

    然而,秦军低估了赵奢的智慧。

    赵奢在战前,就对秦军和赵军的优势和劣势进行过细心的分析,正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赵奢绝非鲁莽之人,虽然在出战之前,他对秦国军队表现出藐视,但那个不过是战略上的。真正兵临作战现场时,赵奢开始在战术上,重新审视天时地利人和,把敌人重视起来了。

    恰如廉颇所言,此次救援阏与,可谓山高路险,行军艰难。此时的秦军,一方面在阏与地区布下口袋阵,只等赵军一来,就将其全面围攻;另一面,则加紧向武安地区进军,并企图挥师到达赵军的背后,来个两面夹击。赵奢对于这一切,早就洞若观火。

    于是,赵奢率军出邯郸三十里即筑垒扎营,并在营区周围修筑了许多屏障,故意做出毫无进取,畏惧强秦的姿态。

    为隐蔽作战企图,赵奢不顾武安危机、阏与困境以及军中将士的如火如荼的心情,向大军下了一道匪夷所思的军令:“有敢于谈及军事者,一律斩首。”(《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当然,赵军之中,也不乏热血之士,对于赵奢的战略意图不了解不说,还对其做法表示不屑,甚至“冒死直谏”。但赵奢心里的棋局已定,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他不会容许任何变动发生,一旦威胁赵军取胜的因素出现,赵奢就会毫不犹豫地将其抹杀。因此这一个冒死直谏的将领,就这样命赴黄泉了。

    斩杀军中一员将领,不仅让军心大定,也让秦军更加摸不着赵军的意图。没有什么比未知更可怕,这一下,该轮到秦军军心浮动了。他们不知道,这赵奢到底意欲何为,而且从目前的迹象看来,赵军似乎没有出兵的打算。

    很快,28天过去了,赵国只是增筑营垒,对秦军的屡次挑衅,都做冷眼旁观状。秦军对赵奢的意图更加疑惑。

    于是,秦军派遣间谍进入赵军驻地侦察,查看赵军的虚实,然后再做进一步的计划。赵奢所部之所以一直在这里,唱着疑兵之计,等的就是这个时候,好给秦军来一个将计就计。所以在秦军探马到来时,赵国军队上下,都做浑然未觉状,还将其当做一般的民众,以好饭好菜招呼,待其酒足饭饱之后,再任其自由活动。

    适时赵军之中,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人已明了赵奢的意图。赵奢明白,要欺骗别人,首先要欺骗自己,如此,才能够让敌人无所察觉。尤其是普通士兵,只需要奉命作战即可,如果知晓太多,反而成为透风的墙。果然,在赵奢的苦心经营之下,探马将眼前所见悉数告知了秦国将领。

    秦将不知是计,还妄自认为,赵军“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阏与非赵地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因而对>>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最强狂兵2:黑暗荣耀被卖大山惨死,八零真千金重生杀疯了玄路天尊武学太内卷,一不小心速通高武政道问鼎纯爱战士出手:女魔头乖乖在怀撒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