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想,刘氏衰微,时机就要到了。
刘氏垄断了几百年的皇权,有野心的人看得眼红,无能的人等得心酸。王莽埋葬了三个皇帝,三个皇帝都没能留下子嗣。刘骜过继刘欣为儿子,刘欣登基时正是青壮年,差一点就能够驱除王氏一族在野的势力。可惜的是,称帝后的刘欣一心沉迷酒色,还没选立太子就死在壮年,为王莽进入权力的殿堂打开了大门。王莽趁此天赐良机,剪除异己,最终独霸天下。
短命而死的刘箕子没有留下任何子嗣,为了大汉的江山,王莽只能迎立其他人为皇帝。王莽遭遇过刘欣登基后的反面教训,享受过刘箕子登基后的正面经验,知道他应该迎立年幼的皇帝。在王莽的心里,皇帝越年幼越好,最好是遗腹子。
安葬刘箕子后,王政君下诏选立皇帝。王政君活了很久,他的老公刘奭一脉却后继无人,真是悲哀。刘奭后继无人,不能怪王政君,也不能怪刘奭,只能怪刘骜和刘欣。刘箕子还未成就被毒死,是受害者。对皇室家族而言,什么都不缺,就缺血脉。血脉的连续性,深刻地影响一个王朝的发展。
刘奭一脉断绝,朝臣翻阅刘氏家谱,追溯到刘询的曾孙。在这一辈人中,有五位亲王,四十八位列侯。王莽听到有这么多候选人,心都凉了。王莽不是担心人多不好选,而是害怕选中成年人当皇帝。不过没关系,王莽大权在手,他可以随便破坏规则。游戏场有两种人,一种只能遵守规则玩游戏,另一种一边破坏规则一边玩游戏。前一种人没权,后一种人只手遮天,王莽就是后一种人。
王莽说,刘骜规定,同辈人不能先后当皇帝,即如果哥哥当皇帝,弟弟就不能当。在古代,皇位的继承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兄终弟及,另一种是子承父位。兄终弟及指皇帝死后,由他的兄弟继位;子承父位指皇帝死后,由他的儿子继位。刘骜规定同辈人不能先后当皇帝,朝臣只能从汉宣帝的玄孙中选。
在权力继承的关键时刻,上天又帮了王莽一把。汉宣帝有二十三个玄孙,二十三个都没成年,有的甚至是婴儿。为了明天,王莽决定当一次皇帝爸爸,选立刘婴为皇太子。王莽选立刘婴为皇太子,意思就是让刘婴当太子。如果说刘婴不能当皇帝,那一定是因为王莽想当。
时代变迁,王政君老了,她无法适应王莽掌权下的朝廷。面对这样一个阻力,王莽决定将王政君踢下自己驾驭的权力马车。王莽是制造流言的高手,王舜则是天生传播流言的好手,他们两人搭配,天下无敌。王舜去找王政君,告诉她一件事,说北长安郡上了一道奏章,发现一块很奇异的大石,大石上刻有“告安汉公王莽当皇帝”几个字。
王舜看着王政君,王政君看着王舜,彼此都默然无语。在王政君眼里,眼前站立的仿佛是昔日的王莽,那时的王莽很听她的话。她要王莽辞退,王莽毫不犹豫就辞退;她要王莽留下,王莽二话不说就留下。然而,物是人非。此时王舜看着王政君,仿佛看到摄政的王莽。一旦王莽摄政,王舜就会被封官加爵。没有之人是天生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