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秦桑提醒了一声,命老人在草塌上躺好,特意放慢速度,让刘大夫看清每一次银针的颤动。
不到盏茶功夫,秦桑便收针退后一步,老人脸上的红晕缓缓消退。
“神乎其技!神乎其技!”
刘大夫看清楚了,被深深震撼,忽然脸色一黯,“我老了……用不出来!可惜,现在才遇到道长!”
“你用不出,可以传给弟子,”秦桑道。
同来的都是老人的随从,车驾等在山下,刘大夫正要一同回去,被秦桑留了下来。
“你来得巧,今天正好缺人作陪,在道观留宿一夜也无妨,明天让家人来接你。”
刘大夫大喜过望,没有半分为难,托人给家里捎了个信儿,随秦桑登上阁楼。
“原来陈秀才也在,”刘大夫微微拱手,二人都是熟识,不必拘礼。
“快来!快来!尝一尝道长的珍藏,保证是天下一绝,人间罕有的美味!道长再不来,在下只怕要忍不住下口了!”
陈秀才迫不及待,一手握着一把肉串,在炭火上烤的滋滋冒油,洒下一小撮香料,浓郁的香气骤然爆炸开来,和肉香组合的天衣无缝。
刘大夫吸了吸鼻子,忍不住惊叹,“好香!”
侍奉在一旁书童和玉朗,早就在咽口水了。
就在这时,秦桑低笑一声,“今天好生热闹。”
众人闻声望向道观外,山道上老人和扈从的身影已经消失,却出现了两名男子。
二人一个年轻俊朗,一个稍显老态。
老者稍稍落后半步,却不像主仆,二人皆身着白衣,气度不俗。
“好风采!”
陈秀才眼神一亮,忍不住赞了一声,“这等人物,在下竟从未见过!甚憾!甚憾!他们是道长的好友?”
“初次见面,不过贫道对这两位早有耳闻,应该是于先生和易先生。”
秦桑道。
对方似有所感,抬眼望来,年轻男子微微一笑,扬了扬手中的陶坛,“有灵果有佳肴,岂能无美酒?在下特地带来一壶百年老酒,能否在楼上换两个位置?”
“于先生客气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二位请上楼来!”
秦桑凭立窗前,命玉朗和小五下去迎客。
来人正是本县城隍和文判官,秦桑早已从土地口中知晓了他们的姓名,刚刚见面就猜了出来。
阁楼不大。
互相见礼,于城隍和易判官坐下,再加上四个侍奉的小家伙,稍显拥挤,幸好后面没人上山了。
美酒开坛,果然好酒,酒香四溢。
一人一杯共饮,众人之间的陌生顿时消减了许多。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