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非洲创业实录 > 第二十四章 地下组织

第二十四章 地下组织

     第1376章地下组织

    随着东非和波斯友好互助条约的签订,东非第三舰队顺势开进波斯地区,准备在波斯西北海岸建设军事基地。

    如此一来,东非在波斯湾地区的军事存在进一步得到加强,整个波斯湾内部,出口以及外围,东非实现了和英国的错位竞争。

    而英国在波斯湾的军事存在的支点则是科威特,巴林,阿曼,波斯南部以及部分重要岛屿,如果不考虑外部支援因素的情况下,东非实现了和英国在波斯湾二分天下。

    但事实上,东非和其他国家在波斯湾的竞争肯定要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英国本土远离波斯湾,虽然有印度作为后勤支点,但是显然无法和工业基础强大的东非本土相对比。

    而就东非目前获知的消息,英国如今把主要精力投放到埃及,英属索马里兰,也门等红海沿岸区域。

    因为一战的结果已经证明了,英国的全球战略部署,不能对东非这个新晋的世界大国视而不见。

    但是这个时候,英国也无力再压制东非在印度洋和南大西洋地区的崛起,所以英国对东非的战略转向为防御为主。

    英国的防御战略重点就是尽可能的阻止东非对欧洲的渗透,而这样一来,埃及以及苏伊士运河就成为了这一战略的重中之重。

    至于印度洋方向,英国完全转向防御,现在英国对印度洋方向的态度是,尽可能保全印度,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等战略要地的安全。

    ……

    在东非对波斯进行布局的时候,欧洲方面各国和俄国的较量也正式拉开,仅在1921年1月到4月,在各国的帮助下,乌克兰和波兰就新武装起来了十几万人的军队。

    同时,一战时期两大阵营积累的战争物资和库存,也大量向东欧地区输出,而作为回应,俄国工党也动员和组织了三十多万军队抵达俄国边境,随时警惕帝国主义的反攻倒算。

    但是,边境部署兵力并非俄国工党的主要计划,在俄国频繁军事调动的背后,俄国工党组织大量精兵强将潜入乌克兰地区。

    西切斯拉夫市。

    该市位于如今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的东部,在沙俄时代被称为叶卡捷琳诺斯拉夫。

    前世,这座城市还有两个名字,1926年,苏联将叶卡捷琳诺斯拉夫改名为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政府于2016年将其改名为第聂伯罗。

    而西切斯拉夫这个名称是由德奥两国扶持起来的傀儡政府,也就是如今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的,根据官方的说法,是为了恢复该地区的哥萨克历史,对应扎波罗热哥萨克。

    当然,俄国工党显然也有自己的说法,依旧称该市为叶卡捷琳诺斯拉夫。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切斯拉夫,或者说叶卡捷琳诺斯拉夫毫无疑问是一座大城市。

    上个世纪的1884年,第一座跨第聂伯河大桥建成后,西切斯拉夫就走上了高速发展阶段,之后该市第一座火车站建成,并且连接顿巴斯的煤矿和克里夫巴斯的铁矿。

    沙皇俄国的部署了大量冶金工业在当>>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无敌皇子,开局迎娶女杀神重生甜疯了,勾京圈太子红毯热吻空间通末世,我带飞全家很合理吧听懂毛茸茸说话,替嫁丫鬟要跑路我暑期兼职杀手,你让我参加奥运年代好孕,随军后被糙汉掐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