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若是别的皇帝这么说,贾琏大概就内心笑笑。但他却知道,宁康帝可能是认真的,因为眼前这个皇帝,好像还真不好色!别的不说,元春那样一个温恭贤良的美人,放在他生母太妃身边七八年,他愣是一眼都不带看的。
就算后来纳为妃嫔,看起来也是爱答不理……
于是笑答道:“陛下所言虽有道理,但臣却并不完全认同。”
“哦?”宁康帝挑挑眉。
要知道,身为九五之尊的他可是很少说教的。一言既出,谁敢不尊?更别说,敢反驳他话的人了。
“臣认为,女儿情长,未必英雄气短。
相比较这句话,臣更信奉另外一句话。”
宁康帝自走出御案之后便没有再回去,此时与贾琏同殿而站,饶有兴致的听贾琏诡辩。
这一幕,让一旁笑眯眯的戴权,内心很是触动,隐隐还有羡慕与嫉妒。
要知道,即便是几个皇子,在宁康帝面前也是要恪守君臣礼仪,规规矩矩的。他们何时敢这般与宁康帝面对面侃侃而谈的?更别说他这个宦臣了。走出去虽然人人以内相比他,但终究只是个奴才,他从来不敢在宁康帝面前逾越半分。
“相比较而言,臣更信奉‘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一句。
臣认为,男儿立世,情义为先。若是所谓的英雄豪杰,都是需要做抛妻弃子的无情之人,那即便成为英雄,也是枉然。
臣始终坚信,一个连妻儿,连家都不爱的人,又怎么会爱戴自己的国家,真心拥护自己的君王呢?”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宁康帝轻声念了一句,然后看着贾琏道:“从你嘴里,倒是时常能听到一些新鲜的话。”
宁康帝忽然觉得,贾琏这样的观念,未必不好。
身为皇帝,他见过太多在他面前大表忠心的臣子。其中绝大部分,他并不相信。他更愿意从臣子平日的表现,从侧面印证臣子的忠诚和能力。
很显然,一直以来,贾琏在他眼里,还算是比较忠君体国的。
他也知道贾琏有能力,比朝中绝大多数的大臣都有能力的多。且贾琏还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这样的人,他肯定要用的。
君王看待问题和其他人不大一样。很多时候对错对君王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宁康帝只是觉得,贾琏若是真的如此重视“情义”,重视自己的“家庭”,倒是一件好事。
至少,不会让他产生难以掌控的感觉。
心里闪过一些这样的念头,宁康帝口中却接着道:“不过,还是和以前一样,满肚子歪理。
你既然说男儿立世以情义为先,朕且问你,自古言忠义不能两全,假若是你,在忠和义之间,你当如何?”
宁康帝的眼神变得戏谑。
他这个问题也算是“用心险恶”了。忠义两难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