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遂;外放淮南短短数年,便可累功封侯、名扬贼吴;前不久更是有一战讨灭辽东公孙、名载青史之功绩。是故,老夫便想让稚权参详下,若白身从戎,今我魏国何地可迅速积累功绩邪?”
白身?
积累功勋?
喔,我明白了。
你是想让你的次子、被浮华案禁锢的孙密,成为第二个丁谧。
恍然之际,夏侯惠也卸下心中的防备,当即不假思索而答,“孙公之问,首推辽东、次在幽州。”
但也正是这个不假思索,令孙资有点不淡定了,不由蹙眉复问道,“稚权为何不斟酌一二?老夫所谓,非为戏言。”
“敢问孙公,我可敢诓骗孙公邪?”
你当然不敢。
只是,如今的辽东与幽州,还有什么战事可言?
在夏侯惠的一声反问下,孙资也打消了疑心,耷眼在心中细细思量起来。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啊,对了。
先前庙堂决策迁徙辽东之民归来安置时,夏侯惠还上疏提及了另一种处置方案,最大的缘由就是声称高句丽与贼吴媾和,日后必将有兵犯辽东之举。
那时,不管洛阳君臣还是幽州刺史毌丘俭,都对此议不认可。
想那高句丽弹丸之地、蛮夷之邦,连公孙度公孙康父子相继称雄海东之时,都被屡屡攻掠。而今,又怎么会有胆子挑衅连辽东公孙氏都灭掉的魏国呢?只是夏侯惠现今犹言之凿凿,且也不会在这种事情上敷衍我吧?
难不成,孙资思索片刻,仍不能理解,最终还是忍不住出声发问道,“虽不疑稚权之言,然而,何故不是淮南抑或雍凉?”
雍凉就不提了。
此些年雍凉对战蜀国的战绩,你是不知道吗?克日擒孟达的司马懿都得被动防御着,何况他很快就要归来了,你次子孙密现在过去,能谋到什么功绩!至于淮南满宠的为人,你是不知道吗?
会与你讲情面?
就连我当年在李长史的维护下,都曾被罚去守了一个月的城门!你次子孙密要去了,别说想谋求军功了,就连想守城门都不一定有机会呢!面对此问,夏侯惠一时之间,竟无言以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