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傅嘏带回来的答复,夏侯惠并没有多少意外。
那本来就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就虞松的身世以及自己如今权势,只要虞松对得上“弱冠有才”的名声,就不会做出其他选择。再说了,为了让虞松入彀,他与傅嘏配合打了套礼贤下士、威逼利诱、以诚相待、欲擒故纵、疑人不用的组合拳,那还会有什么意外呢?
若是事有万一,虞松竟拒绝了招揽嘛~夏侯惠也不觉得可惜。
因为虞松的拒绝,不外乎两个理由。
一者,是他懦弱胆小、明哲保身,被自己日后想要做的事情给吓到了。
如若是如此,夏侯惠自然也不会惋惜一个无有锐气之人。
另一,则是他乃狷介之士。
这性情的种人,夏侯惠就更不会留恋了。
他如今能举荐或影响到的官职,其实也没有几个,筹码是很少的,自然要用来拉拢明事理、知实务、晓变通的干吏,哪能浪费在刚直孤高、洁身自好的人身上呢?
名声好的人,是用来装点门面的,现今的夏侯惠还没有这方面的需求。
他要的是能做且敢做事的人。
哪怕是不能同心者,也要秉持着“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原则,姑且一用。
他此刻刚从中护军官署出来,转道前去中书监。
却说,自从护军将军转任光禄勋的诏令才下来数日后,蒋济便将事务交待给下属,连夏侯惠过来交接都不等,便径直前去接任了。
对位卑权重、素有“上卿”之誉的中护军之职一点都不带留恋的。
夏侯惠过来的时候,不仅知道即将转任他职的司马与从事中郎等僚佐已然将庶务条陈一一细录在案等他过目,就连案几庋榻等物具都重新置换过了。且特地说了声,这不是他们在阿谀逢迎,而是蒋济卸任时特地嘱咐的。
也不由令夏侯惠好一阵感慨。
仅是从洒脱卸任上,就可以知道,蒋济在这二十年里,犹受曹魏两代君王的宠信,绝非偶然啊!又或者说,从魏武曹操时期走过来的老臣,都对权柄异常敏感,也会给出一个令君王很满意的作为与姿态。
如程昱。
当曹操大致平定中原后,对其谓曰“兖州之败,不用君言,吾何以至此”,他便闻弦歌知雅意,交还兵权闭门谢客了。
尚有司马懿。
曹丕东征孙权之际,以他假节留守许昌、予兵五千,司马懿就极力推辞,最后实在拗不过才接受了任命;且待曹丕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