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果不其然。
刘孙对视一眼,孙资略微点头,刘放便垂首作答道,“回陛下,臣与中书令皆附太常之议。”
剩下的蒋济与卢毓也不再让天子一一发问便出声了。
蒋济选择附议卫臻,而卢毓则是赞成和洽之言。
为了顾及王肃的感受,天子还特地问了嘴,而王肃选择附和了卫臻之意。
刘孙视作一,陈矫告病缺席,让两种建议持衡。事情最终如何作定论,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原点——天子的一念之间。
所以曹叡又开始努力抑制笑意了。
持衡的僵局,最是符合仲裁者的利益不过了。
原本让众人对既定之事复议,是他做好给丁谧封侯的准备,但卫臻无有私心的公亮作言,让结果变得更完美。
如此,就让事情好好发酵一段时间罢!
反正夏侯惠已然知晓他的心意了,定会再次上疏与诸公力争到底的。
好事多磨。
每多磨一次,期待就多一分。
时间也是最好的催化剂。
每多拖延一日,就能让他的恩情加重一分。
“既无定论,便且暂罢吧。”
静默了片刻,再次压下心中喜意的他,随意寻了个理由搪塞罢了内朝,“岁末诸事繁琐,诸公当悉心任之。”
“唯。”
众人起身恭送圣驾,各自忙碌去。
无有庶务缠身的王肃,出宫归到家中,直接无视了子女与管事的问安,大步走入书房铺纸研墨、提笔作书信。
松烟墨与纸张都是女儿送过来的,书信是给女婿的。
他以年关将近的名义,让他们翌日过府归省。
今日他无端被牵扯入内朝,完全是夏侯惠之故!
虽然他也知道夏侯惠根本不知情,一切都是天子曹叡所为,但他能去怪罪天子吗?外舅也是父。
他想责骂女婿几句出气,不是理所当然吗?当然了,他真正的意图是想将在九龙殿内的结果以及细节,如谁反对谁赞同、以什么理由反驳等等,都一一转告夏侯惠。
他已然明白自己的角色了。
天子曹叡让他误入内朝的目的,就是想让他给夏侯惠传话!九龙殿内众人不约而同的瞥了他一眼,也正是知晓,夏侯惠必然会从他口中得悉殿内讨论的细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