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效仿前汉萧何那般自污名节。
但河内司马氏的门第与他阿父多年恭谦的为人,却是无法效仿,不然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内不可变,则着眼于外。
恰好,是时天子曹叡倏然将洛阳中军权柄分割,以夏侯惠为镇护将军、不受中领军夏侯献所节制,这就让司马师看到了机会。
他早就知道曹爽、秦朗与夏侯献三人媾和的事情了。
原因是他阿父与蒋济私交真的很好。
而蒋济在夏侯惠被授予镇护将军后,便作书信给他阿父,谈及了北邙山庄园之事,感慨着魏国宗室与谯沛子弟不思和睦互助、竟做出这种争权夺利之事来;且天子曹叡也不从中斡旋,竟还分中军之权。
但蒋济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忧虑魏室社稷之举,竟成为了司马师看到曙光的契机——他要让魏国宗室与谯沛子弟之间的争权夺利,斗得更激烈一些!更持久一些!因为这些人内斗得激烈了,就能让天子曹叡心力憔悴了,自然也不会有余力将目光转到他阿父以及司马家上。再者,捍卫魏室社稷的宗室谯沛子弟都没有同心协力、尚未有独当一面之人,曹叡又怎么会着眼他阿父呢?所以,在这种思虑下,司马师近些时日作了两件事。
一者便是让仲弟司马昭与曹肇接触了。
目的是让曹肇也自以为得势,早日参与入宗室谯沛子弟的内斗中。
莫看曹肇在中军之内似是权柄不彰,无法媲美夏侯惠或者夏侯献等人,但他也是很有潜力的。
其弟曹纂在淮南任职就不提了,单单以他如今不参合内斗,就足以让天子曹叡高看他一眼,日后亦会不吝予权。
其二,乃是在“无意间”漏了些信息给吴应。
以无德为理由将其妹休黜的司马师,哪能看不出吴应心中生出了怨恨之意!
故作不知,依旧与彼言笑宴宴,不过是将他当作一枚棋子罢了。
想来,他应该早就前去接触夏侯稚权了吧?
就是不知道,他与稚权达成共识了没有、让稚权心生警惕、愈发汲汲图谋掌控权势了与否?
应是了吧。
将盏内清冽的酒水一饮而尽,司马师将目光投向了如勾弦月。
在心中给出答案之余,还倏然觉得自己也犹如这月亮一样,身在局外、俯瞰着人世间,冷眼旁观着宗室谯沛子弟的内斗。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