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给探知了,也将事情捅到了李戎将当面,请李戎将遣人归来告知孙韶,依律将张鹏拿下行军法。
但李戎将还没有做出决断呢,张鹏就先低头了。
声称只要不告发他,他就将那二十多户徒附悉数赠给李戎将与王黎。
有利可图之下,三人当场就达成了共识。
但却是不料,张鹏根本信不过王黎,觉得王黎不会因为分到了十几户徒附,就放弃将他整死的机会。
故而,他的低头只不过是缓兵之计。
达成共识的第四日,他便从南岸的家中转运来了许多酒肉,设宴待李戎将以及其百余部曲。
那些酒中都是下了药的。
根本想不到张鹏竟如此歹毒的李戎将与百余部曲,都作了饱死鬼。
而得手后的张鹏,也趁机引兵袭击了没有防备的王黎、将其生擒了,然后搜刮了积粮与裹挟山越俘虏北上投魏。
至于为何没有将王黎也杀了.逃回来的人看到了,被反绑的王黎被带着北上时,一路上都有专职的士卒羞辱鞭挞.所以说,因为这样的缘由导致的叛乱,还真得归根在江东小豪强的贪鄙上,而不是归罪在孙韶身上。
且江东内部叛乱之事,几乎年年岁岁都有。
山越反、山民反、吏民起事、将率投敌.诸如这样的事,吾粲早就习以为常了。
如今在孙韶麾下有叛乱,又有什么稀奇呢?
再者,虽然孙韶在江东有着爱兵如子的美誉。
但爱如子的兵士指的是他的私兵部曲,而不是所有隶属于他督领的士卒,更不包含麾下将率的私兵部曲。
江东部曲私有制。
张鹏的私兵部曲都不归孙韶督领,吾粲自然不会见笑了。
反之,他渡江后看着中渎水两岸的屯田,还觉得孙韶才干非凡、无愧镇边良将的美誉。
所以他在宽解罢了,还加了一句,“且方才公礼声称,我军重新修缮了匡琦城,他日进军淮泗之地自如。由此可推断,贼子张鹏将受阻于匡琦城下,公礼追去定可一战可擒也。叛乱一日可平,公礼犹自谦邪?”
“哈哈哈~~”
闻言,孙韶纵声畅笑。
正如吾粲所言,以数百只走舸疾驰追去的他,绝对能在匡琦城外拦截到张鹏。
毕竟张鹏太贪心,叛逃时竟还搜刮了积粮以及裹挟山越俘虏一并前去,行走的速度不可能快得起来。
但这不是他畅怀的主要缘由。
而是他听出来了,吾粲对他经营广陵郡的成果不吝赞誉,已然有了一并劝说孙权实施青徐方略的意思了。
只不过,他所倚仗的匡琦城,如今已然落入魏军手中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