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其中匡琦城的驻军有一千,皆是他的私兵部曲。
所以说有匡琦城在,广武湖的叛乱根本酿不成大祸,更无法逃脱他现今引兵前去的追讨!
再者,叛乱造就的损失在他的可承受范围之内。
广武湖驻守着七百余兵卒。
主事的李戎将其实是他私兵部曲的百人督,而官居校尉的王黎与忝为副职的张鹏各有三百私兵。这七百余人在那边驻守,监护着千余山越俘虏屯田与渔利;出产在扣除日常耗费后,一半入国库一半归王黎与张鹏平分。
此外,王张二人让自家私兵开辟的田亩出产私有、多劳多得。
算是给王张二人率私兵为国戍守的嘉奖罢。
故而,叛乱给他带来的损失,是丧损一百部曲、大半山越俘虏与一些没有转运回江东的积粮罢。
至于为何倏然有了叛乱他大抵也能猜得到:王黎与张鹏共事时时常有冲突。
今日你告发我私下偷偷收揽了魏亡人、翌日我指摘你鞭挞山越俘虏等等,尽是些狗屁倒灶的事。
孙韶对此也无可奈何。
锱铢必较、贪图小利是江东小豪强的秉性,就算将他们其中一个人调离了,换个其他個小豪强过来也同样不会和睦相处。
索性,在叮嘱李戎将尽力周旋后,便听之任之了。
但会导致如今军士来报,说张鹏杀李戎将、擒王黎以及裹挟大半山越俘虏欲北去投魏之事,他是万万没有想到的。
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变故,令张鹏竟不顾留在吴郡的家小而独自叛逃呢?
带着这样的疑惑,孙韶引了一千部曲在八百水师的接应下渡江而去。
一千部曲,足以应对这样的叛乱了。
且如今没有战事,许多士卒还在轮休中,他的私兵部曲分出驻守京口、江都以及匡琦城后,也没有多少闲暇待命的。
值得一提的是,前来拜访的吾粲也随行了。
以他的说法,是既然恰逢其会,便一并过去江北看看孙韶的经营成果罢。
对此,孙韶求之不得。
也趁此机会,在渡江之时将自己对吴国的战事筹划说了。
吾粲不置可否。
只是颔首表示自己已然知晓,是否要联合重臣一起劝说孙权,还要容他思虑详细了再说。
少时,至江都。
驻守在此地的水师将领孙怡(东州人,非江东宗室)出迎。
且还早早就将从广武湖逃回来的军士、山越俘虏都聚集在一起,等候着孙韶的询问。
这种做法让孙韶颇为赞许。
但也有一点不好。
就在他询问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