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人子,家中大人受伤自然要尽孝跟前。
依着他之意是作封书信给夏侯衡告知原委,待大人痊愈了再赶去洛阳。
但他家中大人不许。
自己不过是跌伤了而已,静养数日也就缓过来了,又不是缺胳膊断腿的大伤,怎么能以此作为理由不遣子往赴呢?
再者,夏侯惠都位居中坚将军了,想寻个心腹部曲当真不是难事。
选中了他的儿子,那是一种念及父辈情分的提携;若是自家儿子迟迟不赴,恐会让夏侯惠心生误解,以为自家儿子傲慢而拒之门外了。
为此父子间还有了争执,但最终结果是棍棒之下出孝子。
那部曲挨了一顿揍后紧赶慢赶,于夏侯惠离开洛阳之前赶到了。
这一切都是长兄夏侯衡作书来告知的。
也令夏侯惠颇为欢欣。
有孝心之人嘛,相对而言品行更值得信赖,且他也知道此人是来自先父旧部的哪一家了:乃是将军路招的从孙。
路招,兖州陈留人。
最初是魏武曹操的部将,资历很深,在曹操入主兖州时就是将率了。
但他的将略很一般。
至少在人才济济的曹魏算不上英俊,唯忠心可嘉、敢死敢战而已。
且他运气还很不好。
建安四年时,曹操以左将军刘备督他与朱灵等将共击袁术。
未战而袁术毙,他便与朱灵引兵归来,但刘备却是趁机袭杀徐州刺史车胄占据了徐州。
由是他也被曹操迁怒,夺兵闲置。
后来官渡之战,时任颍川太守的夏侯渊镇守许昌,以将士寡少为由寻曹操说情,让路招得以复起授兵。
也是那时开始,他成为了夏侯渊麾下部将。
如夏侯渊五出平叛、镇守关中以及后来的虎步关右,路招皆随在左右,且还因此积累功勋得以封侯。
是故,路招一直对夏侯渊抱有感激。
在汉中之战前病故军中时,他还留书如此告诫后人,曰:“非征西(夏侯渊),吾庶人也,何来封侯荫子事?尔等小辈当念恩义,不可负之。”
他的后人也做到了这点。
哪怕夏侯渊背上“白地将军”的耻辱后,他们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