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
什么叫不到废除皇帝的时候?说白了就是保皇派的存在,儒门是最大的保皇派,所以玄圣决定建立大玄朝廷,主要用来团结儒门。你们儒门不是讲究忠君吗?不是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吗?现在朝廷和皇帝就在这里,忠吧,卖吧。
这个举措还是很有用的,在经历了初期的混乱,随着老一代儒门之人离世,别管是老死坐化飞升,还是被道门镇压,反正是离世了,新一代的儒门之人纷纷出仕,大玄皇帝事实上成为了半个儒门素王,同时又是道门的超品道士,完美连接起道门和儒门,也使得儒门间接成为道门的附庸。
这里面也涉及到让出利益,儒门之人肯做这个老二,当然是因为道门让出了利益,虽然道门体系铁桶一般,不允许别人插手半分,甚至西道门和北道门也不行,可独立于道门体系之外的朝廷体系却是不忌讳这个,毕竟这个朝廷体系本就是儒门自己设计的,道门只是将其延续而已。
儒门还是掌握了相当多的朝廷权力。虽然无法与过去相比,但不要忘了,比起儒门当权的时代,道门几乎将版图扩大了一倍还多,饼也大了。
故而道门的二元体系本质上是两套班子,道门决策,朝廷执行,道门为主,朝廷为辅。无论是西域战事,还是凤麟洲战事,大玄朝廷都曾派兵参战,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正因为儒门也成为这个庞大版图的得利者,所以儒门同样会维护这个体系。自己人搞内斗争夺首领之位是一回事,外来者想要推翻这个体系则是另外一回事。
佛门也开不出更高的价格,难道推翻道门让儒门做老大?那不是给别人做嫁衣吗?就算佛门愿意,儒门也不敢相信。
亦或是两者平分天下?其实包括所谓的让儒门做老大,都是假命题,如果道门崩塌了,不会给佛门接收道门遗产的机会,西道门、道门残余势力、南洋势力、天门、圣廷势力,以及原本隶属于道门的清平会、“天庭”等各路隐秘结社,会一拥而上,纷纷割据自立,立时就是“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的局面。
到那时候,儒门能拿到的,未必会比现在更多,说不定反而更少。
所以道门的全部实力并非只是玉京,还要算上帝京,从皇帝到儒门的三位大祭酒,摆在明面上的就是四位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