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服服贴贴的,对秦桧又惧又怕。
等到万事俱备之后,秦桧的党羽万俟卨、罗汝楫和就开始弹劾诬蔑岳飞援淮西“逗留不进”、主张“弃守山阳”,要求免除岳飞枢密副使之职。
在大宋朝,将领被弹劾是很正常的事情,比如当年的狄青在成为枢密使之后,曾经一天被三十六封奏折弹劾,狄青的家仆和文官的侍女偷情甚至都是弹劾的理由。
文官们就是用这种手段教训的武将服服帖帖,不敢造反,但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不管武官被如何弹劾,皇帝都一定会好言宽慰,不加处置,而武官们则愈发的谨小慎微,不敢有任何的逾越之处。
但是仅仅在两天之后,和以往惯例有别的事情发生了。岳飞居然在弹劾下被罢免了枢密副使,充“万寿观使”的闲职。
这绝对是大宋朝以往都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一个战功赫赫的武将仅仅因为一次弹劾就直接被拿下了枢密副使的高官,这简直是一巴掌打在了岳飞脸上。
此时岳飞彻底心灰意冷,岳飞自请回到江州庐山旧居赋闲。但此时的岳飞一直以为朝廷想要彻底剥夺自己的军权,不给自己任何在军事上继续建功立业的机会,让自己当一个山野村夫,又或者是让自己闲居几年之后,再重新重开天恩,给自己封个不痛不痒的官位啥的,岳飞此时根本没有想过自己会死的事情,朝廷内外,还有岳飞的旧将也根本没有想过岳飞真的会死。
事实上,刘旭根据后来诸多史料分析,当时赵构对于岳飞的处置确实有些举棋不定,倒不是说赵构此时良心发现,而是岳飞的功劳太大,手下的军心也还在,如果真的斩杀了岳飞的话,那一个不好还是会闹出大乱子的。
而且此时岳飞已经没了兵权,不可能再造大宋朝的反,杀了岳飞只有坏处,没有好处。而且中兴四将里面除了张俊之外,其他两个其实和岳飞的关系不错,尤其是韩世忠,他和岳飞是一样的人,万一另外两个兔死狐悲了怎么办?所以当时的赵构是在犹豫的,而让赵构最终下定决心要斩杀岳飞的,是秦桧正在进行的和金国的和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