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诸夏之地,可自己却不认同它。
秦国兵行霸道,兵士虎狼铁血,法令严苛,不为仁德礼仪,实在是有违圣人之道。
此等之国,就算一天下,也必然不长久。
以兵家霸道扫灭诸国,可以得到诸国的土地,难以得到诸国的民心,不得民心,焉得长久?
“无论如何,现在秦国将齐鲁之地纳入掌控,我等也该思忖应对之策。”
“兰陵一战,颜岵师兄、杨宽文师兄以及其他师兄弟身死,儒家付出应有的代价。”
“掌门,接下来儒家当如何?”
儒家谈直却,子思一脉弟子。
收到临淄被秦军攻占的消息,收到齐王被押送至咸阳的消息,已然明白如今诸夏大势。
秦国统御一切,麾下百万铁血之军。
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与之抗衡。
没有任何力量。
现在抱怨太多也是无用,面对秦国,儒家不可能又什么手段应对,何况为了今日之局。
儒家付出应有代价。
三位当家中,除却掌门伏念师兄以外,死伤甚多,固然是颜岵师兄他们掺和百家。
那也是和百家之间的了结,和秦国之间的了解。
眼下,当以谋将来。
语落,看向上首的掌门师兄。
虽然儒家这一次损失很大,不过,得到的也不少,起码,相对于其余诸子百家,儒家已经很好很好了。
“你等以为儒家当如何抉择?”
伏念单手轻捋颔下近年来蓄养出来的短须,放下手中密信文书,对着谈直却点点头。
而后对着厅堂内的诸人扫视一眼。
能够入今日厅堂的,有八脉的长辈,也有现今八脉弟子中的佼佼者,他们是儒家真正的核心。
“掌门。”
“我以为,儒家当派出部分弟子,襄助秦国快速稳定齐鲁之地。”
“如此,对于秦国来说,是一件好事,对于儒家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终究,现今要顺应大势。”
谈直却直接道。
秦国!
就是大势!
多年前,秦国武真侯玄清子便是有一语,天道大势,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不无道理。
儒家应该顺应大势,助力秦国稳定以及统辖齐地,如此,双方都可以得到利益。
也能够让秦国看到儒家的诚意。
“秦国!”
“不修仁德礼仪,不修三纲八目,果入秦国,汇入秦国之力,无异于相助当年殷纣作孽乎?”
当即,便是一位须发略有灰白的老者悍然摇摇头。
帮助秦军稳定齐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