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秦时小说家 > 第五百五十七章 纳地效玺(万更求票票)

第五百五十七章 纳地效玺(万更求票票)

样在对秦国进行变法,《吕氏春秋》而出,自己曾阅览之,其人欲要以王道为根本,杂家为辅助治理秦国。

    欲要使得秦法脱离苛刻,而回归宽政,然吕不韦终究不擅长势治,治理秦国期间,权力大乱,秦法的根基也不自觉的混乱,长安君成之事、长信侯之事……

    不过,这所有的一切,在秦王嬴政冠礼之后,都回归正轨了,整肃内政,根除叛逆,铲除吕不韦一党,令秦法恢复常态。

    同时,富国强军强兵,举国大战郑国渠,这是山东六国决然做不到的,而秦国做到了,所以有了关中良田数百万亩,成为秦国又以根基之地。

    一代代的秦王都在变法,而且法理越发的清晰明朗,如此,天下何能不一于秦国?

    反观山东六国,无不适一变两变而中止!

    魏国,魏文侯一变之后变法中止而忙于争霸,魏武侯、魏惠王为了争霸,荒废变法根基,使得魏国的实力为之快速消耗,以至于霸权不存。

    韩国,韩昭侯申不害一变,因魏国的插手,其后非但中止且复辟了旧制,但术治残留却根深蒂固,令如今的韩国大受其害。

    赵国,武灵王一变而止,虽有胡服骑射,但晚节不保,未能够将变革推行下去。

    燕国,燕昭王乐毅一变而止,燕昭王死后,一切复归燕国传统的德政王道,法治不存。

    齐国,齐威王之时,有邹忌、孙膑等人变革,可惜,一变而止。齐宣王时,有鬼谷弟子苏秦相助,虽也变革,但两变而止。

    楚国,吴起一变,楚威王变法中途人亡政息,可谓一变半而止。

    诸般种种,山东变法的共同缺陷是封地制不变,或不大变,所以始终不能凝聚国力。

    大争之世,以六国之一盘散沙而抗秦国之泰山压顶,焉得不灭哉!求变图存,此战国之大道也。六国不求变而一味图存,焉得不灭哉!

    唯其如此,韩非对于六国是绝望的,对于韩国也是从一开始的失望,乃至于父王与太子昏招迭出的绝望,它们在大争之世,没有把握住,就已经注定了结局。

    商君为法圣,为自己敬仰之人,韩非欲要成为像其一样的人,但遍观诸夏各国,能够实现自己法治大道的期望,只有一个国家秦国!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