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尽千古名士风流。愚兄以为当为千古咏史第一。师弟可借苏学士之势,仿成一词,岂不美哉?”
慕容复微微一笑:“师兄所言,倒是令师弟想起了昔年在家乡时一个不第秀才的遭遇。此生颇负大才,累试不弟,流落楚汉间,回忆起多年辛酸磨难,于江阴口写下一词二阙。师弟当时颇觉意味深远,故默默诵背了下来,今天便默写出来博师兄一笑吧。”
说着,拿起桌上的一副银箸,走到一块山壁前,以箸代笔,以石代纸写下开头三个大字:
临江仙
接着运筷如风,将雄浑内劲灌注在筷子上,坚硬的山壁就像一块软豆腐被轻易划开。石屑随晚风而去,一盏茶的工夫后,两阙五十四字铁钩银画,赫然出现在山壁上。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一篇书罢,慕容复将筷子随手一丢:“师兄请看!”
苏星河凑近凝神观看,良久不语。
大约一盏茶的工夫之后,苏星河笑道:“师弟,师兄诚心相请,何故相戏?”
慕容复诧异道:“师兄这是何意?”
苏星河摇了摇头:“这一首词虽然意思浅显,然而蕴涵的意境却极其开阔宏大。短短五十余字写尽千古英雄风流事。需得经历了一番大浮沉,看透世间功名利禄之后才有可能写出这样一词来。小苏学士《念奴娇》一词虽然意境上与师弟这首《临江仙》颇为相似,但还是落了下乘。这样的词不可能是出自一个不第秀才之口。就是那唐末的黄巢,方才所言之罗隐,也不过是心怀愤懑,抒写不满,远没有此词中所有的那份看透一切的淡然。”
他顿了顿,又笑道:“师兄初时以为此词为师弟所作。毕竟正应眼前之景,但想了想,终归不对。师弟年少有为,正当春风得意,肥马轻裘之时,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