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肯告乡绅,便是还想同他们做亲家呢!”
“做的什么春秋大梦!”京兆府尹嘀咕了一句,“非亲非故的,那乡绅便缺他二人这门亲戚?”
“多的是这等人啊!”小吏无奈道,“乡里乡间的,哪家手里有银钱,左邻右舍对其就是比旁人更热情的。家里那薄田上种出好菜,养出好鸡鸭了,自己不舍得吃,拿去‘孝敬’那有钱乡绅了。美其名曰自己‘会做人’,跟‘乡绅’套近乎交朋友,提前处好关系云云的。”
“越是没钱的,反而上赶着花钱同那有钱的做朋友。”小吏叹了声,压低声音说道,“那等明着出钱托人办事的,还能说这出钱是为了自己,为的是能把事情办成。这等乡里乡间里‘会做人’的,依下官看还不如这明着出钱托熟人办事的呢!钱花了,事也不求‘乡绅’办,只求在‘乡绅’面前露个好,表现一番自己‘会做人’,知‘礼数’,有个好’印象‘。”
京兆府尹听到这里,瞥了他一眼:“乡绅对这’会做人‘的印象再好又什么用?都不是一路人!”顿了顿,又道,“这所谓的会’做人‘,不就是花钱买的乡绅朋友?”
“这乡里乡间的日常相处也就这么回事!”小吏摇头,指了指底下那对老夫妇,说道,“大人没来前,我等便从这两人口中听说了,他二人就是日常村子里最‘会做人‘的那等人了。这些年往乡绅家里送了不少’好菜‘’好鸡鸭‘了,日常逛集市,看到那等尖货也会买回去,孝敬乡绅!”
“不过比起‘会做人‘多年,只偶尔得了乡绅几顿请客饭食的,这两人都算是运气好,有回报的了。”小吏说道,“那乡绅独子听闻身体不好,娶妻时便也没有要求什么门当户对。而是当真回报了村里头,找了最‘会做人‘的这两人。两个新娘都是挑的他家的。这两个为此高兴了许久,走在村里都得意极了,直到此时还在嚷嚷着自己是乡绅老爷的亲家呢!”
不过,这亲家显然是有时限的。
“两个女儿,前前后后加起来统共半年,六个月。”小吏手指比了个“六”,说道,“他二人眼下是没有第三个女儿了,若是有,定是还要嫁进去的。”
“眼下是年纪大了,耕种不动,日常生计出了问题,这才急着要找人养老。却是要告同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赵家,而不是那害的女儿死的不明不白的童家。”小吏说道,“当然,那赵家想也知道不会是什么善茬。我打听过了,那赵家原先是在城里开食肆的,去岁,还被大理寺那位少卿揪住错处,将那赵家的妇人揪出去让巡街的打了一顿呢!”
小吏说着,将赵大郎一家的事说了一遍,又将去岁林斐、温明棠同刘氏的事说了一番。
京兆府尹听的津津有味,待小吏将这些事情说罢,堂下那对老夫妇还在扯先前那点废话。京兆府尹看了那老夫妇一眼,示意他二人继续说,而后转头对小吏说道:“你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