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尽人世悲苦,直到寻到这小小千机观,方才从道门之中找到些许安宁,如今喧嚣尽去,只留清风山月、万千道藏岂不美哉。
自此后,千机上人独留道观之中,躬耕播种劈柴打水,事事亲为,自食其力,兴至时与云雀麋鹿坐而论道,与山风飞瀑引吭对歌,兴尽时沉浸经卷,枕藉而眠。
一晃数年下来,千机上人将观中经卷阅了个遍,在某个夜晚的某个瞬间,他忽然感觉到自己堪破了天地运行的义理,觉察到阴阳气息的变化,随后他摸索出一种方法来重现这种契机、感应这种契机,甚至为此专门编写出一卷法门。终于他近六十岁的某个夜晚,他离开了道观,去求证某种东西。
此后,修行界中出现了一个大器晚成的天才人物,二百年后,一个叫做千机谷的道统煌煌然平地而起,直到今日仍巍然矗立。
据说千机上人立宗后,将宗门交给了得到他亲传功法的三名弟子打理,后来便离开南海国,游历四方,又过整整二百年,方才回来。此后他又陆续收了五名弟子,根据他们的资质传下了他生平所学,其中除却功法、神通,还有炼丹术和阵法,每一种都博大精深,
这也成就了千机谷今日在丹、阵两道上的美名,纵然是并称五大仙门的其他四宗,在此两道上也不能与千机谷相提并论。
“这应该算得上是天才中的天才了吧。”沈渊读完,不禁感叹道。
这位立派祖师几乎是在没有任何机缘的情况下,以一甲子的高龄,自创功法以凡入仙,随后又以惊世之资,突破至元婴,创下千机谷基业,这其中难度自不必说。而且其不光在修行上建树如此,在丹、阵等多个方面也有惊人造诣,不仅是天才,更是通才。
在这手册中,还记载了一个关于千机真人的小故事。
据说当晚千机真人离开千机观之时,正好有伙流寇找上门来,各个面黄肌瘦,但却持刀佩剑好不凶恶,威胁他将观中的香火钱交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