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转眼,他又想到了自己面临的处境。
他忽然想到,自己之所以出兵,一开始不就是因为自己在僰道的生活可能面临着流民的威胁。现在虽然还没有,可真让流民这般发展下去,到时大军打到僰道,自己怕是也要当流民去了。
谷鹗<spa> “原来自己也是一个自私自利之人,原来自己出兵根本就和高尚沾不上什么关系。”周行想通了这点,不由自嘲地笑了笑,只是这笑容要多苦涩有多苦涩。
但无论如何,周行心中清楚,这仗不能这般打下去了。
如今的自己,除了能给这些人发点军饷之外,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提供不了。
官职,荣誉,甚至战后伤员的安置。
没有这些东西,周行扪心自问,换成自己,除非是背后拿刀子逼着,否则也决计不会参军。
有了这些明悟,第二天,周行便找来杜畴和公孙盛,商议的内容便是如何先让自己有一官半职在身。在杜畴动身前往d给罗商送功劳之后,周行已经做好了打算。若是罗商不给自己一官半职,自己便立马掉头返回僰道。
在这一刻,周行真是深刻理解了什么叫做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在这一刻,他还真有点理解罗商的难处了。
以大晋这种制度,真遭逢如流民这种突然叛乱,州军残破之下,靠临时征召上来的,人数再多也是乌合之众。
“天赐
见字如面。
余自入蜀以来,所见所历之种种,可谓是大开眼界。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诚之谓也。
在上洛的时候,只是听你说什么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和改进,也听你说沈秀的种种不堪,可真到了下面才发现,大晋之弊,又何止是九品中正制,又何止是寒门子不顾一切往上爬。
各地官员对于当地没有认同感,各地民众竟然也没有什么认同感,这也是我最不理解的地方。人人都言,故土难离。可以我所见,无数人竟然宁可远离故土,也不愿拿起武器保护自己的土地和财产。
……”
周行自从离开上洛之后,倒是经常和王天赐通信,大多谈一些沿途的风土人情。可他从来没有如现在这般希望能得到这个他自认是这个世界他唯一认可的好朋友的见解和意见。在信中,他详细地描述了他现在遇到的种种困境,也将后世军队的等级制度用他自己的语气详细地描绘出来。
在他看来,只靠他这种地位的,甚至罗商那种地位的,也根本没法改革这种根本性的东西,唯一能够改革的,只有从中央着手来改。
募兵制,职业兵制,势在必行。
他终是还抱有一线希望,哪怕这希望是那般的渺茫。
“主公,该去拜见上官了。”公孙盛看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