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坦伯爵手里控制,倘若西方阿基坦的军队走此桥过河,等同于欧坦伯爵毁约。
条约不一定绝对有效,由于勃艮第势力随时可以围攻欧坦,康拉德愿意相信,欧坦方面考虑自身安全会恪守条约。
因为哪怕是上游河段的卢瓦尔河也不能算是小河。
讷维尔城面对大河,这里的浮桥只要砸断铁锁链即可毁掉。
越是庞大军队,在过河问题上越是麻烦重重。
小股军队以少量驳船即可过河,数千兵马要过河,非组织大量驳船而过不得。
本来法兰克帝国丧失了建造长桥的技术,能再度恢复制造浮桥的技术已然是“加洛林复兴”的重要成果之一。
持续的战争使得争斗中的彼此将驳船都尽量藏起来,鲜有的浮桥必成为争夺的焦点。
若非欧塞尔与欧坦很早就做了契约,康拉德也实在不好意思攻占讷维尔城,亲手毁了那浮桥。
只要毁了浮桥,凡图尔、阿基坦、图卢兹贵族想要进入勃艮第,或是面对卢瓦尔河想破脑袋地过河,要么指挥军队绕道东南的阿尔卑斯山区走一巨大且危险的圈子。
正因为做了这些准备,康拉德才较为放心的带上主力去了第戎。
奈何老东西千算万算,完全想不到有一万名士兵的罗斯远征军突然加入法兰克帝国的全面内战。
非常黑色幽默的是,被他儿子带领骑兵精锐击溃
的罗斯骑兵,突出山区后,就在平原地带一路破坏一路南下。
罗斯骑兵即将进入欧塞尔伯国,康拉德浑然不知,欧塞尔本土驻军更是一窍不通。
当然,菲斯克对于自己打到哪里了,他尚未从阿洛维斯、欧奈骑士嘴里获得有价值情报,被俘的蒙蒂埃拉梅大教堂主教阿雷马尔心如死灰,根本不能就当前局面说出个所以然。
他可不会磨磨蹭蹭地停下来倾听朋友、俘虏的推测。
无论前方发现的市镇是什么情况,罗斯骑兵的四面八方都是敌对势力正是事实,昨夜调整的战略现在就可以落实了。
骑兵慌慌张张离开燃烧的教堂,暂且不知道身后时候有追兵。
也许追兵是存在这,那么罗斯军就必须马不停蹄的前进。
很快,所有人都看到了前方出现的市镇,也看清了那里存咋较宽阔的河沟与一座木桥。
菲斯克定睛一瞧,以他老战士的直觉意识到情况变得很棘手。
在法兰克世界,凡是拥有桥梁的村镇,就意味着它必然是很有战略价值的地理节点。
他甚至都没有整顿大声训话一番,更没时间做任何的战前动员。
突然间,号手鼓起胸膛,牛角号传出响彻身心的轰鸣——进攻号已被吹响。
号声胜过一切动员话语,那号声传达出非常干脆的命令,即全速攻占前方市镇,杀尽一切。
于是,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