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谁屠了凡尔登城」一事。
因为就结果而言,连教士们都死了,意味着凡尔登地区彻底成了人员真空状态,当地就剩下一个地名了。城市、村庄全部空荡荡,河谷区的农田也都没了主人。
这难道不是勃艮第人渴求的么?
如此一来,南部的大大小小贵族们,正好在战后完全控制这里,贵族带着贫穷村民移民而来,凡尔登以及周边地区,永远地成为复活的勃艮第王国牢不可分的一部分。
他们暂时不会处理凡尔登城内由他们亲手制造的尸体。
论及要处理尸体,随着堰塞湖形成的原因完全查明,堵在桥墩中的那无数死者,更要抓紧时间清理。
经过一天的行军与战斗,疲惫不堪的勃艮第军全体在城外扎营。他们集体处于城市的西北方向,在这里马斯河的河道完全正常,河道两畔的草地依旧荒草翠绿。
不过,等到清理了河道中的尸体,整个堰塞湖的水量都将迅速冲下来,一场洪水不可避免。
第二天上午,清除堰塞湖的工作就紧张启动了。
将凡尔登城市的杀戮嫁祸给罗斯人,那是勃艮第军自欺欺人。
数以百计卡在三座木桥缝隙中的死者,恶意抛尸、恶意堵塞河道,这的的确确是罗斯人所为。
威尔芬法理上统帅一支一度达到六千人的大军,维埃纳男爵的损失一千之巨,名
义上一样是他的损失。
一夜过去,因骑兵、步兵践踏的烂泥水已经流入下游,上午的阳光下,桥墩处卡得密密麻麻的死者,透过浅水那狰狞古怪的形象清晰可辨。
难道要把死者想办法拉出水再安葬吗?
似乎只要毁了石墩桥的木头桥板,再站在桥墩上以木棍将死者全部推掉,强大的水流自会把死者全部推到下游。
哪怕是农民出身的步兵也十分晦气去给阵亡的维埃纳男爵的人收尸,最好的办法就是所谓「水葬」了。
水葬并不符合他们的信仰。
无论水葬还是火葬,死者无法落得尘归尘土归土的结局,恐怕灵魂也无法升如天堂。
一想到自己其实在圣母大教堂内公然杀戮,再把死者扔到马斯河认其漂流到阿登山区,恶行已经做过,再做一次也无妨。
再说,大家不过一些被征召的农民,命令都是贵族们下达的。难道大天使会因为那些人是贵族,肮脏的灵魂在其寿终正寝时还能继续升入天国么?
哪怕是骑士扈从也不会执行这等肮脏、被诅咒的工作。
一批步兵被组织起来,今日他们不但要处理卡在桥墩的数百名死者,罢了还要将凡尔登城内的死者收集起来,最后全部扔到马斯河中。
于是针对三座桥梁的临时拆除工作全面进行……
拆桥的工作颇为简单,砸掉铺设在桥墩上的榆木板基本就解决问题,若是继续砸毁石桥墩则是难事。和平的日
子里,凡尔登的这三座桥梁是要定期维护,或是两年或是三年,石桥墩上的木料要更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