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依旧寒冷,却也没了先前的那种刺骨,人人都能感觉到大地在发生某种异变,好似春天就要到了。
实际东北欧的春季还要在整个两个月后才能到来。
算着日子现在的确到了儒略历的一月份的尾巴。
漫长的陆路行动,即便驯鹿大军在各种冰封河道上狂奔还是浪费了太多时间,远不及温暖时期飙船来得痛快。
罗斯军保持匀速奔向留里克所获悉的那个波克鲁蒂谢村,即是自己戏谑称呼为的捻庄。
奥拉芬和他的伙计们先行一步,坐着驯鹿雪橇就冲入村庄。
这个村子的民众仅有四百余人,在这个时代的普斯科夫地区已经堪称“大型定居点”。
自古以来村民们对于冬季的态度就是尽可能待在家里保持温暖,因为他们是克里维奇移民,对着建造木屋有着执念,只不过碍于生产工具的劣
质,所建造的木屋过于漏风了,民众用苔藓、枯草乃至是麻布破绳子头将缝隙塞住,却又因为不善制作烟囱,使得他们冬季烹煮麦子、冻鱼之际,总是弄得一屋子烟熏火燎。
村民早就适应了这种生活,他们不知道诸如罗斯的新罗斯堡、诺夫哥罗德的当地人住着有木地板、有壁炉的好房子,他们所知道的是住在普斯科夫的高尔老大,那个强力男人也住在瓦良格人惯常的大长屋里。
也许诸神对所有人是一视同仁的,哪怕是高贵的高尔老大,平常也得睡在土地上。
不同在于,村民睡在茅草与麻布毯子上,高尔老大睡在皮毯上。
村民对于奥拉芬一伙儿颇为熟悉,或者说他们对所有的游商都是熟悉的。
带上罗斯王计划赏赐的一批铁质斧头、矛头,乃至一包铁质箭簇(先前战争的断箭),重量约有一磅的银币(成色上不好),奥拉芬为了行动的成功率,也带上约莫五磅盐,进入到毫无设防的村庄。
期初,冬季劳作的些许村民对突然出现的驯鹿雪橇很警惕。可见一张熟悉的面孔,顿时就化警惕为快乐。
波克鲁蒂谢村是很多村民小家庭抱团取暖的结果,这里没有实权的村长家族,任何的事情就是各家各户出一个人,大家坐在一起商量着来。
“喂!这不是夜行者奥拉芬吗?你不是去西方的遥远世界买盐,怎么在冬季就回来了?”
“你怎么
坐着雪橇?你从哪儿搞到的驯鹿?你的船呢?”
“难道西方发生什么事情了吗?你好像很急。”
“兄弟们别刁难他了。喂!奥拉芬兄弟,这次带来什么好东西了?我们能买到多少?”
……
闻讯而来的村民陆续离开住处包围住了带着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