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这一万余鞑子,就已几乎将长岭山三面围住,独有西边靠南的位置,因多陡崖峭壁,不惟鞑子不能从此处进攻,就是陈铮等也不得从此处下山。
而另有近万的鞑子兵,此刻则正在杏山堡城外面,环城结阵,摆出了一副要攻城拔寨的架势。
陈铮凝神看向自己守卫的长岭山防线,前方的三波壕墙之后,一个个铳兵正严阵以待,而在铳兵们的另一边,又有刀盾兵、枪兵在背靠石墙,养精蓄锐,等候着肉搏血战的出击命令。
张诚麾下的宣府各营中,铳兵比例几乎是达到了百分之五十,几与步卒冷兵人数相当。
除此,在各个步营中,更设有骑兵一部一百五十命骑士,又设有战车一局,以为火力支撑,并且还能携带一定补给。
可以说,宣府军各营的配置在大明各军中,不止是装备精良,更有配置合理,操练有素等诸多原由,才成就了大明第一强军的盛名!
就好比陈铮这边的布置,三个千总部组成了第一、第二波次的防线,他们即可互相援救,又可互相掩护,递次后退。
而中军的骑兵总与战车总,则合在一起,组成了第三波次的防御,也就是独石步营的核心防御圈。
而此刻,长岭山上的核心主营寨也早己修砌完毕。
这里皆用大块坚固山石垒砌而成,寨墙上凹凹凸凸,且每隔一段距离,就修出一座塔楼,或是垛口,安置有各式大小火炮。
如此,就形成了对攻山奴贼的交叉火力多重打击力量!
而在这处山顶核心防线寨墙的东南、东北两处角楼,更布设有神机营前营总兵陈九皋借给张诚的四门红夷大炮,在这里即可远远轰击攻山的鞑子。
除此之外,还有张诚向蓟辽总督洪承畴讨要来的还支援王斗百子铳五十门、火箭匣一百具,以及众多的炮子、火药诸物。
而在张诚等随洪承畴开拔松山前线后,又在洪承畴跟前再次讨要了百子铳五十门,不过如火箭匣这等精细的火器,辽东存货也是无多,便未得有所增加。
不过,相应的炮子、火药等物,却多有增加。
再者此刻位于山腰处的粮仓,以及山顶核心营垒的粮仓也都早已竣工,如今也都是装得满满当当,足够陈铮这边四千余人数月食用。
而之所以在长岭山上存放如此多的粮谷,主要还是因为当初洪承畴视察长岭山防线,被这里的布置震惊到,也更是见识到宣府军将士的军心士气。
正是有感于长岭山的防御,似乎固若金汤,即使鞑贼真的来攻,也未必就能轻易攻取,更因长岭山防线就坐落在运粮必经的松杏大道边上。
所以,长岭山已经成为大明向松山前线运粮的中转站,宛若是一处巨大的粮仓,就在此处核心营垒中,更有几座粮仓,便是后来又新建起来的。
此时的大明王朝,为了辽东战事之需,已经开通了海路和陆路两条粮道。
海路来的粮谷辎重,先运送到杏山与塔山之间的笔架山上存放,再由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