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表现卓异,也应评为次功。
众人对此虽颇有微词,却也无人在明面上反对,大家心知肚明这是洪承畴在提携吴三桂,更何况东石门方面虽无大的战绩,却也是打得有声有色。
只是苦了曹变蛟,他在黄土岭与奴激战颇烈,杀伤较吴三桂尤多,可评功却又低了吴三桂一等。
最后便是李辅明进兵不利,导致宣镇兵马单独对敌多尔衮部清军精锐,致使杨国柱殒身沙场,为国捐躯,洪承畴奏请朝廷,建议降职一等,暂留军前堪用。
其实,这个处罚跟没有并无差别,因为李辅明早在崇祯十二年,便被弹劾罢了山西总兵职,此番得洪承畴保荐才携本部兵马随军听用。
莫说只是降职一等,就是连降三级,对于他来说也是无所谓,只要还在军前,只要手中还有军队,只要立下些许功劳,随时还能再升为总兵。
诸将功过就这么十分和谐的确定了下来,不管怎么说,此一战即使未能解除清军对锦州的围困。
但也对其杀伤极大,打出了明军的气势,更迫使清军主将多尔衮收缩防线,可以说就算一时不能解锦州之围,至少也是解围有望。
如此,多少也可安慰京师的朝官和崇祯皇帝一下。
…………
诸官议定诸将功过后,便离了松山临时总督行辕,各自退去。
蓟辽总督洪承畴回到内院,亲信幕僚谢四新待众人坐定后,便吩咐奉茶的小厮退下,才开口问道:“宣府杨帅捐躯,尚留有万余人马,即使汰去些杂兵,也还有近万步骑精锐。
军无主将,便如狼群失去了头狼,没了主心骨,便难以发挥出该有的战力,不若……”
谢四新没有继续说下去,点到为止,既是提议,也是试探,一切都在不言中,懂得人自然会懂,如果假装不懂,那就没有继续这一话题的意义了。
洪承畴十分儒雅的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小口,放下茶杯,仍是不发一言。
赞画李嵩见洪承畴并不反对,这才出言说道:“督臣,诚如谢先生之言,宣镇兵马,不可一日无主,当择一员大将主之。否则,无主将节制,恐日久生乱啊!”
这时,另一個姓杜的幕僚出言道:“宣镇尚有郭参将,是否可由其暂统杨总兵所留军马?”
内宅偏厅中一阵沉默,可见这个提议,众人皆不感兴趣,大家很有默契的低头品茶,各怀心思的静坐。
“咳咳……”
片刻后,谢四新轻咳几声,又缓缓说道:“依我看来,不若将宣镇兵马,分别补充给其他几位大将,以弥补今日出战的伤亡。
如此,既能避免宣镇兵马无主将节制,又可是各大将快速回复战力,可谓一举两得。”
洪承畴儒雅的脸上闪过一丝隐秘的笑意,却依然没有说什么,他缓缓起身来到窗前,望着外面的落日余晖,不发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