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织明 > 第六十一章:迎闯王,不纳粮

第六十一章:迎闯王,不纳粮

也很少攻打这些深沟高垒的村寨,因为他们守护的是自己的口粮,所以往往都会以命相搏,就算攻打下来也是得不偿失。

    可现在闯王奉行“三年不纳粮”政策,每次攻破州府县城后,更是打开官仓放粮给城中饥民百姓,以求扩大自己的声名。

    如此虽能收买许许多多底层饥民之心,但大军吃粮也就成了问题,所以城中那些家有余粮的乡绅富商便成了李闯大军的粮谷供应商,还是完全免费的那种。

    可以说那些富有的“大户”们才是闯王钱粮的真正来源!

    闯王的贼军每攻下一座城池,首先要做的就是立即查抄城中大户的不义之财,这种做法对于饥民百姓来说自然是好事。

    因为,凡是被闯王盯上的所谓“大户”,没有一个不是靠着压榨百姓而富裕起来的,闯王贼军查抄了他们世代积累起来的财富,也自然就能做到不用饥民们再“纳粮”了。

    这种作派,前期固然很是得力,因为有许多的大户供他们劫掠,可大户也会越抢越少,直到最后占据天下时,却已无大户可抢,那又如何?

    而天下的饥民百姓们却已习惯了“不纳粮”,这时若再向他们抽丁征粮,瞬间就会从恩人而彻底演变成刻骨的仇人。

    “升米恩,斗米仇。”古之名言自有其理。

    自古以来,天下百姓垦荒种地,交粮纳税,实乃天经地义之事,更是基层政权组成的重要功能之一。

    李自成固然是个打了老鼻子仗的主,在战术上还是非常高明的,可在战略层面上却太过短视。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后世也有许多人戏称闯王李自成为嫁衣王,并不是毫无道理!

    当然,李自成此刻喊出的“不纳粮”口号,还是具有无比强大的煽动性,无数饥民奔走相告,更蜂拥加入贼军。

    而其在豫省不断攻州占府,扩大地盘,同时大搞分田地吃大户之事,极得民心,即使官兵再来反攻时,饥民们也是拼命的抵抗,拼死守护自己分得的田地财产。

    其实,在原本的历史上,闯王还真就靠着“不纳粮”而占据了半壁江山,然而最终却也因为“抢大户”的征粮做法,导致军心涣散,士无斗志,也因此迅速落败,最后更身死九宫山。

    不过,这些在这个世界里还没有发生的所谓“历史”,即使闯王与他的谋士牛金星、宋献策等也无法预知。

    …………

    大明崇祯十五年,正是清国崇德七年,这一年的二月初,盛京城里依旧十分寒冷,但更冷的还是人心。

    围攻锦州之战,黄台吉为之谋画了长达一年之久,几乎倾尽全国的人力物力,更是对南面的朝鲜、北面的蒙古各部大肆搜刮,催逼他们既出粮又出人,更是出了大力。

    可到头来却成就了明将张诚——使其成为数十年里唯一在战场上击败清国勇士的明朝将领,而勇毅军更是唯一一支曾经围攻偷袭过清国皇帝的大明军队。>>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芙蓉翻香诸朝陪我刷短视频反派:我的弟弟是天选之子这里到底是副本还是套路网文啊?含金的铁锹,松动的墙角【快穿】驱魔笔记中不许夹带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