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影响着修者的内天地发展,也影响着他们自身的修行道路。
……
看出赵青似已基本上理解了这几者之间的关系,文子心中颇为欣慰,淡淡开口道:“我想说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了。你们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也不准备掩饰什么,赵青径直问了一些关于禹王陵传承参悟,以及涉及越王勾践接下来政策的问题,并从文子这边得到了清楚明白的答案:
先前对方之所以采取暗喻的方式,那是为了方便自己理解,绝非是拐弯抹角之辈。
简单地来说,据文子所知,由于越国已十年不曾收税,山野之人甚至遗忘了国家的管理,句践准备在此次禹祭结束后开始推行“计户”的政策,并考虑恢复到二十税一的田赋,五十税一的市赋,一百税一的关赋。
毫无疑问,这样的税率,对越国民众可以说是很低了,并没有增加多少负担,主要的意图,还是为了加强国家对地方的控制力,通过统计全国户口的方式,更精准地制定接下来的发展政策。
要知道,现在可没有从商鞅手中开始正式化、在后世带给平民沉重压力的人头税,也没有一系列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二十分之一的税收,那就是实打实的低数额,比后世很多看似轻徭薄赋,实则经常处于生存线上下的王朝要强出太多。
更为重要的是,在当今之世,正常情况下,平民每年需要服徭役的时间,也就一至三天,且可以花钱相抵,若是长达数月的大型工程,只需参与一次,便可终身免役,劳动的辛苦程度,远远小于动辄年均徭役一月以上的封建王朝。
不得不说,古代社会的发展,完全是个劣币驱逐良币、剥削越来越重的过程,虽然科技带动生产力持续发展,但一直处于国富而民弱的状态,还有着严重的土地兼并,西周至春秋这段时期,或许才是越好的时代。
“你的问题,我已解释得差不多了。别的事情,就留到下一次再讲吧!”
心中思索着即将开始的“人口普查”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赵青看向已回答完问题的文子,只见对方收拾起了他所携带着的钓具,让一尾金鲤跃到了猿公的肩上,然后朝了朝手,便已消失不见。
……
不对,消失不见的,好像是我们俩吧?而且,这好像不仅仅是空间上的传送,还有着时光的倒转?
下一瞬,身处一条宽阔平整的山道,眺望着北面摊开呈平行四边形状的巨大会稽城,以及挂在头顶的太阳,赵青心中疑惑地眨了眨眼睛,倏地回想起了一连串与她先前所为全然不同的过往经历。
那是一段从头到尾都似乎真实无虚的记忆,其内容是,她在上午教导郑旦的时候,抽空联系了石鸢萝,然后在中午跟猿公一起被对方领着带到了大禹陵边上的宛委山,正在登山接近陵园的范围。
瞥了一眼看上去同样迷芒不解的猿公,体会着这种仿佛时间线分裂又合并的奇异感觉,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