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頂的展區,因應國外入境的國寶,東丘博物館特別分出一間獨立展區以供出展,但見一室見方,中央玻璃展示櫃中“言氏家書”靜靜躺在紅色軟布上。
展區外頭人聲漸響,數輛衛星車駛入前山的停車場,各大媒體記者各個扛機上肩,整裝以待。館方人員拉起彩帶,準備開展儀式,待得所有人員就定位,館長領著隨行眾人到門前接受媒體拍照。
“勝先生!我們準備開始了!請到門前來……”莫言卿正眼露疑惑的看著展示櫃,對那翻譯學者的叫喚恍若未聞,晶瑩透亮的火眼似是看見可疑之處……
忽覺一手搭上他的肩膀,一股內勁隨掌而發,莫言卿立時驚覺,心叫:“你還來!”立馬沉肩卸勁,裝作回應叫喚,上前拍照。
不消說,背後伸手那人便是劉傳笙,這時見他卸勁手法甚是熟稔,登時滿臉驚異,現於顏色。
莫言卿頭也不回,心裡暗自揣測方才所見,記者們手中的快門明滅也模糊不了此時心中的畫面:“為什麼展示櫃裡面的外框邊緣會有磨損的痕跡?”
待開展儀式結束,已是中午時分,館方招待眾人於館中美食廳用完午餐,按照行程,東丘館長與東和一方的外交使節領路,從山中步道一路向西,沿途介紹地理美景,風土民情,善盡地主之誼。
但見西方遠山連綿,內路蜿蜒,直通谷中村縣;步道旁青樹蒼翠,偶聽流水淙淙,空氣中略帶昨日雨後的溼氣,涼意沁脾,神清氣爽。
一路上,莫言卿秉持著“少話”原則,避過數回學術拷問,跟隨隊伍來到山中一處休憩的平台。隨行眾人除了凡爾莎國軍以外,其他盡是做些學術研究、平時甚少體力訓練的文人,館方鼓勵的話音未落,多數人已坐上平台旁的木頭長椅。
那代為翻譯的學者一副強自振作的模樣,翻譯道:“我們快到了!只要……只要走過這個平台,就會看到一個長階梯和拱門,往上走就到神社了,大家加油……”
莫言卿為掩人耳目,亦裝作一副疲累喘氣的模樣,那翻譯學者走來關心道:“勝先生,還可以吧?”
莫言卿說道:“還行!不錯啊,看你都不怎麼累!”
“沒有啦……咦?這是什麼?”翻譯學者本欲謙遜,語末忽轉疑問。莫言卿順指望去,就見她腳下道旁的殘枝敗葉下蓋著一節金屬軌道。
一名站在左近的館方人員機哩谷嚕的聊了起來,便見她點頭道謝。莫言卿問道:“他說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