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虚那边怎么说?”
“越子昂已劝动其长子朱玉衡,又有那位年轻滕王在旁,我走之前,朱凌虚答复,宽限三日考虑。”
顿了顿,魏少奇挥挥袖子:
“大势已成,靠山、亲人、形势都已倾斜,不迎也得迎了,朱凌虚无路可选,哪怕贪生怕死,也只能跟随。”
杜书清想了想,闷声提醒:
“先生还是注意一下为好,小心蔡都虞与朱凌虚矛盾,毕竟延期之事,除罪魁祸首蓝长浩外,朱凌虚也算从犯,定然心慌不安。”
魏少奇颇为意外的看了看他,承认:
“有道理。不过蔡勤递上去的申状,特意没提主官朱凌虚,算是给台阶下,只需挑出替罪羊解愤就行,还可顺手掌控折冲府。
“不过,这还需要炎公的号召力,毕竟朱凌虚也曾是老英国公的部下,有一份香火情在。”
“那就好。”
就在这时,前方不远处的高台上,有男子的浑厚嗓音传来。
是蔡勤。
魏少奇、杜书清一起转头看去。
只见,空地上,全体戍卒已经全部到齐,被校尉们整理列队。
四周火把的光芒隐约照亮了一张张或好奇或激动或困惑的脸庞。
蔡勤闭目而立,声音响彻全场:
“弟兄们,朝廷派来的使者刚刚逃了。”
全场顿时哗然。
万众瞩目下,蔡勤猛地睁开了眼,眼孔竟是已经布满血丝:
“可还记得,在桂州,我们为何擅自北归?
“无非是思念妻子儿女,憎恶贪得无厌的自私上官。
“可俺现在听说,朝廷有密敕颁下洪州、江州本军,等我们到后,就要一网打尽,杀身灭族!”
蔡勤的声音在这儿停顿,全场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有人瞠目愤愤,有人绝望寒心。
负手而立的魏少奇、杜书清二人看见,高台上,那位被哗变将士们共同推举的都虞头领,腮帮子鼓起,脸上法令纹颤动,布满血丝的眼神狼视了一圈全场:
“大丈夫与其自投罗网,为天下人耻笑。
“何不举大事!
“同心协力,赴汤蹈火。
“不但可以免祸,还能求得富贵!”
寂静场上,如有惊雷落下,震耳欲聋。
少顷,绝望的戍卒们于沉默之中彻底爆发,在深夜的山谷掀起滔天的声浪,纷纷踊跃称好。
魏少奇转头说:
“卫氏僭窃帝位,祸害离乾江山,先营州之乱,现倒行逆施,劳造中枢大佛,天下志士,愤恨不平,南北人心,已然离散。
“此次桂州造像,戍卒哗变,绝非孤例,大形势也,大乱之始!”
他朝杜书清感慨道:
“天时,地利,人和皆齐,快去寻炎公吧,该有人物站出来了。”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