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连连叩首:
“大司马,请口下留情啊!我族中之人,并非全是欲向魏贼,那不过是有人受了蛊惑,这才做出糊涂事。”
他是真怕了冯大司马再来一句“几经征讨”。
真要那样,拓跋鲜卑说不得就要像西部鲜卑和轲比能那样,落个凄惨下场。
拓跋沙漠汗从来没有像在这一刻,能如此深刻地领悟到“心狠手辣小文和”这个传言的真实性。
来之前想着跟大司马讨价还价的念头,早就已经是不翼而飞。
在汉地呆得越久,他就越是看得明白,汉国强盛,非自己部族可敌。
而且拓跋沙漠汗从来不觉得拓跋鲜卑以比西部鲜卑强,更不可能比轲比能强。
大司马真要对拓跋鲜卑动手,那么自己部族的下场,恐怕比西部鲜卑好不了多少。
一念至此,拓跋沙漠汗突然福至心灵:
“小人愿意率族人将功赎罪,只求大司马手下留情。”
西部鲜卑是被灭了,但轲比能的部族,可是被保存了下来。
听说轲比能的阿弟若洛阿六,及时认清了形势,背叛了他的阿兄轲比能归附了大汉。
这才得以在汉军的屠刀下,不但保全了性命,甚至还能保下了一部分族人。
(草原上的狗都不相信没背叛自家兄长的若洛阿六:我当时真没背叛……)
听说此人在长安,活得可滋润了!
还有那泄归泥,对,泄归泥!
他本是投了轲比能,后又叛轲比能复降魏贼,最后再降大汉,现在不照样领着自己的族人在雁门那边放羊做工?
这种人都能带着族人活下来,没道理自己这等心向大汉的人反而不行。
这个时候,拓跋沙漠汗是真的相信自己是一心向往大汉的。
“大司马,小人是真的心向大汉,族里也有不少人是支持小人的,只求大司马给小人一个机会。”
拓跋沙漠汗心如电转,脑袋却是叩个不停:
“只要能大司马能让小人重归族里,小人愿率部族归附大汉,不求其它,只求大汉能允许族人在边郡或做工,或放牧。”
“不求其它,能被大汉赏赐点衣食,再不用像以前那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年年受白灾而冻死就足以!”
听到拓跋沙漠汗的话,冯大司马咂了咂嘴,而镇东将军已是眼睛发亮。
拓跋鲜卑现在号称控弦之士二十万呢!
那得有多少劳力?
就算是夸张了些,那打个对折,也得有十万。
多少年没有做过这么大的生意了?
咳了一下,冯大司马努力保持着自己的人设:
“若非在平城那一面,我观你所言,确是真心,又看你往来长安,皆是为了交好大汉,以图开通商路,你以为你能入住蛮夷邸?”
“这一次,你能出现在我面前,不过是有镇东将军作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