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昌灰头土脸地出去后没一会,又有一人不怕死地进来。
魏延一看来人,竟是难得地把脾气压了下去:
“郭先生来了?且坐。”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魏延亲自举荐的参军,郭循。
魏延虽说是大汉左骠骑将军,但身边却是少有帮忙出谋划策的人,说起来也是有些尴尬。
看看右骠骑冯某人,光是参谋团都有好几个!
真是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
以前丞相在时,凡事都有丞相安排,他倒也不需要什么幕僚参军。
没曾想丞相不在了,特别是自己终于可以独自领军的时候,什么事都要自己操心。
身边若是没人帮忙,当真是要忙成一团乱麻。
只是魏延也深知自己的名声,在同僚中当真是恶名远扬。
最可恨的是,一听到是要前来河东都督左助自己,竟少有人愿意答应。
一群匹夫!
幸好啊,幸好遇到了郭循。
郭循本是凉州人士,听说早年本族在当地还是豪族。
谁料到前几年冯某人在兴汉会内部搞肃清的时候,本家牵连其中,被赵三千领着铁骑上门送温暖。
他只是个旁支,倒也不至于送命,但经过那个事情,郭家终究是家道中落,几乎和苍头黔首并列。
郭循没有办法,只好带着一部分族人到河东这边投靠姻亲。
没曾想来到河东之后,才发现姻亲也是落魄之极。
听说是在河东屯田户暴动的时候,若不是家里有人跑得快,全家就差点被人全部吊死。
这也是为什么郭循要前来投靠魏延的原因。
按他的说法,那就是宁愿死,也不会给冯永出力。
而放眼整个大汉,能与冯永相抗,唯有左骠骑将军一人耳。
一开始为了掩人耳目,他都不敢说自己是凉州人,而是自称是河东人士。
当然,这些事情,郭循都一五一十地跟魏延坦白了。
当时正苦于身边无人帮忙处理事务的魏延,得到郭循,简直就大喜过望。
至于郭循与冯明文之间的恩怨,对魏延来说,根本就是无足轻重。
世间没有见过冯明文,却又视其为仇者,不知几何,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郭循此人,不但颇有才干,而且还熟知河东之地。
(注:郭循在原历史上有“功绩德行,着名于西州”的说法
同时又举荐了好几个不愿投靠冯明文的各家子弟——也有可能是某些世家想要两头投注。
所以郭循的到来,对魏延来说,是雪中送炭亦不为过。
故而魏延不但亲自举荐郭循为自己的参军,甚至在私下里犹以先生称之。
“我听少将军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