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就想起这一回事。”
关姬听到这番话,这才恍然:“听阿郎这么一说,妾这才想起还有这一回事。”
她向周围看了看,确实全是可依赖之人。
这才轻声地说道:“二郎可是阿郎最重要的帮手呢,又是兴汉会的脸面,这一回,阿郎似乎没怎么帮二郎?”
冯永苦笑一声,指了指天上,又的指了指东边。
“这等天气,还有首阳和萧关相隔近六百里,就算是我想要帮,也来不及啊!”
现在兴汉会有几个标志性人物。
一个是龙头老大冯永,这个自不必说。
一个是绥边将军赵广,领军守萧关。
剩下的几个,李遗、李球、王训等,要么是丞相府的参军,要么是一郡的长史。
身份虽然不低,但都不是一把手,只能算是兴汉会的第二阶梯人物。
若是赵广因为月氏城之事而受到什么处罚,对于兴汉会这个刚刚有了雏形的山头来说,算是一个挫折。
“在妾想来,赵老将军再怎么说,也是二郎的大人,不至于会过于重罚。”
关姬安慰道。
冯永摇头,“若是换了平常,自然是没有什么关系,但现在不一样。”
说到这里,冯永看向关姬,缓缓地说了一句,“细君莫要忘了,蜀中还有一个李严呢。”
关姬一怔,“李严?”
“对,李严。”冯永点头,“据四娘的看法,丞相定是要对李严下手的。”
“那和二郎有什么关系?”
关姬仍是不明白。
“我师门里有一句话,不知细君听说过没:老大和老二打架,老三死了。”
关姬听到这句话,脸上更是茫然。
冯永仔细解释道:“如今丞相和李严,就是大汉位置最高的两位重臣。”
“如今丞相欲扳倒李严,李严肯定不可能坐而待缚。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把朝廷这池水搅浑了。”
“这样他才能继续拖延时间,寻找机会,甚至想到法子反击丞相。”
“陇右诸事,皆是由丞相安排后上报朝廷。二郎算是丞相亲自安排的萧关守将。”
“更重要的是,赵将军在弹劾李严表上署名第二,”冯永又指了指自己,“我不但在上面署了名,而且还亲自写信给李丰。”
“这可算是把李严得罪死了。如今出了这么一档子事,细君觉得,李严在困兽犹斗之下,有可能做出什么样的事来?”
关姬听到冯永这番话,脸上终于出现担忧之色:“这可如何是好?”
看到她的模样,冯永反而是一笑,拍了拍她的手背。
“无妨。丞相和赵老将军是何等人物,岂会容得李严翻起风浪?我所担心者,就是二郎可能要多吃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