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后面也证明她的能力。
胜者无可指摘。
但若是刘浑在退无可退的第三场认输,那性质就完全不是一回事。
败者百口莫辩。
所以他即便是知道自己胜不了,也要咬牙上场。
这时,关姬走上高台来,坐到冯永身边,轻声道,“阿郎,这一场不如就直接喊停吧?”
冯永知道她的意思,当下就摇了摇头,“军中不比外头。胜就是胜,败就是败,不能说为了一团和气,就互相留个面子。”
“别人我不管,但我所领的士卒,决不能有这等风气。”
冯永说到这里,目光虽是落在场下,声音却是有些幽远。
“只有敢正视自己的不足,即便是自己的敌人,也要努力学习其长处,才能不断砥砺前行,更进一步。”
“所以这一次,就是打痛他们,让他们丢丢脸,让他们清醒过来。”
一支强军必须有百折不挠的韧性。
天下没有不打败仗的军队,至少冯永没想过自己手下这支军队能一直打胜仗。
如果他们连这点小挫折都经不起,那自己也没必要带着他们继续向前。
此话一出,张星忆李慕等人还只是觉得冯永做事公平,但关姬和张嶷却是心头一震。
北伐一役,其中最为令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街亭一战。
现在大汉境内都流传着冯君侯领着大军,在“其坂九回,不知高几许”陇山上来回转战,先取陇关,再战街亭的传说。
什么颇有淮阴侯背水一战的遗风,什么练兵有方,所属士卒皆是精锐等等。
其中最有名者莫过于冯永对着将士所喊的那一句话。
“我的大族,就竖在这里,不退半步。贼至,我便提这三尺剑,与贼同归于尽。北伐以来,吾从未闻军中有大将殉国者,若有,请自冯永始!”
旗不退后,愿提三尺剑,殉国自我而始。
将士一往无前,死不旋踵。
有这样的统帅领着这样的士卒,谁敢轻视?就连大汉丞相都颇为满意。
君不见冯永所领的军中,有许多是与大汉军制是不太一样的,但丞相却是一字未提。
只是万万让人没想到是,冯永居然在公共场合,第一个对自己麾下士卒表达了不满意,甚至刻意要让他们丢脸。
但也只有冯永有资格对他们这般指手画脚。
不然即便是换作亲自训练出陌刀队的张嶷,也只能是沉默不语,同时他在心里想道:君侯对士卒要求之严,实是世间罕见。
这时,台下的角抵已经分出了胜负。
虽然刘浑有勇力,但在体型庞大又是专攻近身搏斗的撼山妇面前,没有兵器在手的刘浑也只能是屡次被掀翻在地。
这一回,倒是没有人发出嘘声,毕竟面对一个分不清男女的肉山,谁都会觉得压力山大。
待张嶷宣布出结果后,冯永站起来,走到高台的最前面,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