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所有的干粮都要优先供应南征大军。
也不是没有民团私下里有人尝试着自己做干粮,但味道和热量总归是不如朝廷的正品,所要携带的重量就会成倍的增加。
自然不如以前那么方便。
最重要的是,时间太紧,产量也低得吓人,就算是能找到劳力,也没有足够的干粮供应把劳力带回平夷。
之所以还有不少的民团留在平夷,都是在等着看看还有没有机会捞最后一波的。
冯永决定给他们这个机会!
李遗一愣,继续大喜,钦佩地看着冯永,“还是兄长想得周全,小弟就没想到这一茬!小弟这就马上去,兄长且先等等。”
说着匆匆地一拱手,转身离去。
“准备准备吧,”冯永对着跃跃欲试的赵广等人说道,“到时我们一起南下。”
李遗的办事效率相当高,仅仅是半日时间,就把全平夷县能找到的民团管事都找来了。
一帮人闹哄哄地挤在院子里,各自互相打探着消息。
能被自家主君派到南中的民团管事,自然不会是傻子。
他们中间许多人背后的金主,甚至还或多或少地跟兴汉会成员有关系。
从锦城那边传过来的消息,不少人家的二郎君三郎君四郎君这种不能嗣爵的,都准备跟着冯郎君混点将来的家底。
这冯郎君乃是出了名的散财能手,只要能和他搭上关系的,哪一个不是突然就暴富起来?
如果说冯郎君手指头里愿意漏点什么出来,那就够他们这等身份的人吃到饱了。
至于他们自己和冯郎君拉上关系,却是不敢多想的事。
没干没系的,冯郎君那等身份的人物,怎么可能知道自己姓甚名谁?
所以所谓的手指头漏点东西,那也就是想想罢了。
可是没想到他们自己不敢想的事,竟然突然就发生了。
城里所有的民团管事都接到消息,说是冯郎君想他们谈点事情。
于是只要接到消息的,都急忙赶过来了,不管冯郎君要谈什么事,只要混个脸熟了,以后才有理由来往不是?
就在他们纷纷猜测这冯郎君要跟他们谈什么时,只见院子门口出现了几个郎君。
当中一人面容清秀,脸上还带着微笑,看上去本没有什么稀奇的,但站在他身后的郎君却不是可闲之辈。
左边是赵家的二郎君,右边是李都督家的公子,有见识多一点的,还认出了他们当中有一个正是如今庲降都督府的讨寇将军王平之子,王训。
所以再看向当中那个郎君时,不少人眼里都多了一份好奇。
这位看起来不算出众的郎君,不要说比不过他身边那位俊美过人的赵家二郎,就是李家郎君,也比他多了一份儒雅。
但无疑他是最引人注目的。
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