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发挥出计划中的作用。
但武卫军紧跟着虎步军进入雒阳,正好巩固了雒阳的防卫。
冯大司马到达雒阳,虎步武卫二军的主将,自然也是跟了过来。
再远一些,则是侍卫们,正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情况。
雒阳刚下,情况复杂,谁也不能保证什么时候会有意外情况发生。
柳隐与姜维的关系好,看到冯大司马只是站在河边沉思,也不知道在想什么,于是低声问了姜维一句:
“你觉得大司马在想什么?”
姜维不假思索地说道:
“肯定是想着如何渡河北上,攻下河内。”
河南与河内分别在大河南北两侧,隔河相望。
因为有小平津和孟津两个关口,想要从河内南下河南,除了渡过大河,还需要越过嵩山余脉。
但从河南北渡河内,则只需要想办法渡大河即可。
所以拿下了雒阳,姜维只觉得无论是东进、南下、北上,放眼望去,全是大功。
只恨不得有三个分身。
如今大司马来到孟津渡,想来定不会是单单欣赏风景——说不定已是有了决断。
毕竟从大司马一贯以来的风格看,真要露出真正目的或者手段的时候,基本都是事已成定局。
深谋远虑,岂是说笑的?
当真是只有取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名号。
虽然姜维等人离得不太远,渡口的流水也比较平缓,但冯大司马站在大河边上,耳中仍是响着隆隆的大河水声。
再加上姜维与柳隐又刻意降低了声音。
所以他自然没有听到两人的议论声。
长叹一口气,语气满是遗憾:
“可惜没有带鱼杆,这么好的钓点,浪费了……”
似乎觉得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心情,再次唏嘘一下:“浪费了啊!”
听到冯大司马终于说话了,只是被河水的流水声盖住了,听得不太清楚。
姜维三人眼神示意了一眼,悄悄推让了一阵,终还是由早年被大司马举荐的柳隐上前:
“大司马,什么浪费了?”
“哦,没有什么。”冯大司马面色如常,语气沉稳,“只是想起武王时八百诸侯会孟津的故事。”
“昔日武王伐纣,就是从此处渡河,最后定周八百年天下。”
“抚今追昔,不免有些感慨,如今大汉又何尝不是正待讨逆贼,重定天下。”
“只可惜啊,如今粮草不足,不能立刻渡河北上,白白浪费了这么一个好机会啊!”
跟上来在旁边听着的姜维闻言,顿时大喜。
果然,自己猜的没错,大司马就是欲渡河北上啊!
“大司马所言甚是!”
想到激动处,姜维忍不住地开口道,“以前逆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