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骑军乃是国之重器,汉人以三千之数,就能破魏贼十万之众,可见战力之强。”
“我大吴师从汉国,未经实战,最好还是一切按汉国要求来,否则,万一有差,则悔恨不及。”
秦博闻言,只是打了个哈哈:
“朱将军,我说过了,军中之事,吾如何知晓?朱将军有任何问题,皆可送信给陛下,向吾说这些,又有何用?”
朱据一再追问,秦博只是不言。
两人话不投机,秦博于是起身告辞。
朱据在秦博走后,又细细地想了一下秦博方才之言,越发觉得陛下似乎对铁甲骑军另有想法。
他在庭院来回走动了一会,一边喃喃自语:
“不行,陛下派吾来汉国,就是为了习得汉国骑军战法,而铁甲骑军,则是重中之重。”
“陛下远在吴地,不知此间要害,这等军国大事,吾须得跟陛下详细说清楚才行。”
下定决心,他又立刻写信,信中强调了汉军兵器盔甲之优,建议孙权第一批铁甲骑军最好完全按汉国标准组建。
他却是不知,秦博说不懂军中之事,又有意无意透露了孙权的意思,不过是试探朱据的看法而已。
待他以孙权的名义打探出了朱据的真实意思,心里就已有了计较,于是开始安心等待冯君侯的归来。
冯君侯回到长安的日期,比想像中的要迟一些。
即便如此,他仍没有时间去九原,而是从雁门直接回转。
得知吴国又派出了使者秦博过来,冯君侯有些疑惑:
“天子又没迁都,吴国派出的使者,不是应该去汉中么?老是往长安跑做什么?”
替冯君侯留守长安的张大秘书,捧出不少文件,放到冯君侯面前。
这些都是他离开长安时处理过的政务,现在送过来,是为了让他浏览,以便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政务有秘书团,军务有参谋团。
除非特别重大事件,否则,这两个部门就足以应付绝大部分的事情。
看到眼前的一大堆文书,冯君侯觉得有些不耐:
“晚些再看,你只跟我说一下这段时间有什么大事?”
他边说,边推开眼前的文书,“才刚刚回来,累个半死,没心情看这些。”
张大秘书劝道:
“知道你累,所以这些都是我特意挑出来的,你好歹看看。不然的话,待天子过来,问起关中的事,你什么都不知道,好意思么?”
冯君侯打了个呵欠,“有什么不好意思?萧规曹随,只要不惊扰百姓,地方安定,就是好事。”
“再说了,丙吉忧牛喘而不问横道死人,乃是因为各有所司,吾设秘书署,正是为此。”
“若是天子日后问起关中诸事,汝可答之,若是问起关中军中,三娘可应之。至于吾,可替陛下筹谋关东河北。”
“满嘴胡言!”张小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