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村子都来了,甚至学校的老师也不上课了,带着学生们过来看热闹。
这么厉害的大机器,还是村里新落户的住户出钱给村里买的。
方便大家在农忙的时候用。
这在众多村民眼里,可是比村里设立庙会还要大的盛事。
天大地大,土地和粮食最大。
这是国人几千年的老观念了。
现在村里有了种地利器,以后每家每户都有份,都能使用,可不是特别重视么。
除了重视,就是激动和振奋。
“富贵快开一遭,开完教给俺们开。”
“是啊富贵叔,你家二十亩地呢,赶紧弄完换俺们上,俺们都等不及了。”
“……”
眼看着越喊越热闹,王来顺站出来,“都别急,一个个的来,今天轮不上就明天,明天轮不上就后天。
这农机以后就停在村里了,还怕用不了吗?
今天新农机刚进村,大家就在这儿看看吧,也给新机器开开光。
明天起,谁家轮不上了,就先去准备交公粮。”
结果大伙还是舍不得应声。
这么厉害的新农机,看一天咋够啊,不得天天守着吗?
“还有,还有,要给大伙提个醒,看好自家娃子,不能上前跟着,你们自个也不能靠近。
这铁牲口厉害,富贵说了,靠近了就会被打成一堆碎肉,救不出来。
都知道了没?”
“知道了知道了,喇叭里都喊了好几遍了,昨天都听到过了。”
村民们很不耐烦,老头子不懂事,影响他们看新农机。
直到赵玉宝他们喊了一句:“大伙明天该干啥就干啥,前两年这机器的油钱,只要不出村,我们就全包了。”
这话一出,全场先是一静,然后爆发出更加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村民们有一个算一个都对赵玉宝几人竖起大拇指,夸他们仁义。
“好了,明天轮不上的,去给赵教授他们立碑,这农机对咱们村来说,是大贡献……”
“对对对,这是大贡献,咱们得记下来。”
就在这种热烈的氛围中,陈凌开着大拖拉机,后边拖着高高翘起的粉碎机,直接下地了。
“快看,富贵要开始了。”
在刨倒的三亩多玉米秸秆上面,一整片绿中泛黄的秸秆铺平在地,大拖拉机那一人高的大轱辘碾压上去,对于村民来说,异常的震撼。
然后只听嗡的一声,机器在咆哮轰鸣,那高高翘起的粉碎机,便在陈凌的操纵杆下轰然落地,砸在了刨掉的秸秆上。
陈凌戴着墨镜顶着草帽酷酷的转头看了两眼后方的情况,再一挂挡,一踩油门,机器的咆哮声越发响亮。
只见机器的咆哮声中,粉碎机呼呼的转起来,像是钢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