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的大明律法不起作用。
如此一来,所谓的公道也就不存在了,李自恒也将从道德制高点跌落。
“不……陈家的案子今天就要审完,一是一二是二,至于他所说的薛家林家,若有不法我也当按律惩治!”
听到李自恒这样说,宋福生便站了起来,他觉得自己的提议更稳妥,停下来商议好对策再审,而不是这样一股脑的莽上去。
而当李自恒说出,连薛家林家都要审时,宋福生就真的坐不住了。
厂卫跟官员不同,他们只需为皇帝尽忠,其他的全都得往后站。
所以当李自恒明确表示要查薛林两家,宋福生就必须做出正确的反应,以表示对皇家的绝对忠诚。
但他跟倪二不同,做事更讲究方法。
“李大人,你只听信陈裕盈一面之词,就说要查薛家和林家……仿佛他们真就触犯了律法!”
宋福生没有用权势压人,而是跟李自恒讲道理,替薛家林家辩解,而且说得还挺有道理。
“薛家林家,远在金陵,与江北之事有何干系?李大人切莫被其乱了分寸,做出有辱圣德的蠢事!”
李自恒也是凡人,也会有考虑不周的地方,此刻他也意识到刚才说错话了。
还没有核实的事情,本来就不需要表态,他被陈裕盈这老东西绕进去了。
李自恒遂答道:“公公所言极是,今日只审陈家的事,其他事容后再说!”
看他这样子,是不打算退堂休审,对此宋福生也没办法,反正他把自己该说的话说了。
到此,陈裕盈也做了所有能做的事,接下来事情如何发展,已无太多可以挣扎的地方。
审案便在继续,李自恒问出最开始的几个问题,陈裕盈仍旧无法正面回答,然后前者便拿出了各种证据。
人证物证齐全,这本是无可抵赖之局,陈裕盈最开始耍完三板斧,可见是比较明智的举动。
因为若等到李自恒拿证据,那他就没有开口的机会。
可他耍了“三板斧”,客观上是否明智,其实也得打上问号。
毕竟攀扯皇家,已是取死之道!
陈家完蛋是注定之事,但经过陈裕盈燃烧自己,却给士绅们引出了一条路,可以把薛家和林家牵扯进来。
至于能否牵扯,这个根本不是问题,因为薛家和林家在江北,尤其在临近金陵的泗州,也就是最先爆发民变的地方,是真的购买了大量的土地。
为何要买地?这根本不算问题,就好像问人为何要呼吸,为何要吃饭一样。
这边陈家被查,审案的过程也被传开,薛家林家的事也就瞒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