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书还在念,因为除了训名正音,一些礼制也要进行更改,这可让官员们炸了锅。
一方面,大家学汉文写汉字用汉礼,随意更改不但影响生活,更会动摇他们的统治基础。
没错,就是统治基础,在如今的朝鲜,士大夫是和王室共天下,这都得益于他们有圣人之训站台。
另一方面,更改制度和文字必定引来大明讨伐,这完全是要绝大家的活路。
即便是以前支持改制的官员,到这真刀真枪执行的时候也怂了,于是跟着其他官员一起上前劝谏。
这一刻,不需要任何人组织,多数官员都达成了一致,明确表示反对此“乱命”。
好在现场将领没说话,这给了李暄很大的底气,也暗赞自家老爹对军队掌控之强。
“都退下,你们要造反吗?”李暄大声呵斥。
既然劝不住亲爹,他就只能加入这场豪赌中,所以如今他的态度也很坚决。
“全都退下!”
李暄的呵斥没有作用,不但官员们没有退下,反倒有更多人加入了进来。
“邸下,此为乱命……臣等实难奉诏!”
这个人李暄很熟,乃是他提拔起来的亲信,此前还参与过训民正音的修订,如今在司谏院任职。
这人站出来反对,理由其实非常简单,皆因其家乡是在平安道,直接与大明辽东接壤。
换句话说,只要大明官军一到,他的家乡很可能会被打成废墟,其家族基业也将毁于一旦。
“邸下……还请劝谏殿下,收回此诏命吧!”
“邸下,此等乱命,乃是藐视朝廷,藐视皇帝陛下……会遭天谴!”
宣诏之前,李烁就知道会有人反对,所以他一直在偏殿静听,以备随时出面稳控局面。
现场劝谏的话很多,唯独最后这一句让他心中刺痛,于是他决定正式出面了。
随着鼓乐声响起,现场官员们安静了下来,然后众人便看向了东侧,李烁被宦官和侍卫簇拥着出现了。
这是近五年来,李烁第一次出现在朝会上,现场官员一个个都深感意外。
这个时候,很大一部分人都还觉得,今天的事跟李烁无关,完全是李暄一个人搞出来的。
所以现场官员们都期盼着,李烁出场来拨乱反正,澄清玉宇。
然而等李烁升座,问出第一句话后,现场官员们就都傻眼了。
“一口一个朝廷,一口一个陛下……你们究竟是朝鲜的臣子,还是朝廷的臣子?”
下一刻,一直没开口的领议政陈泰民出班,在众目睽睽下义正言辞道:“殿下,我们都是陛下的臣子!”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