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太子好不容易得到监国的机会,如今做事却得谨小慎微,生怕出了一点点差错,却还是不得皇帝的认可。
可朱景洪呢,平日里牢骚满腹,没少背后编排老爷子,如今被赶去了燕辽之地,惹了不少麻烦事来……
皇帝不惩罚也就罢了,反而对其委以重任,两省十数万兵马说给就给了……
想到这些,即使元春心胸宽广,此时心里也非常失衡。
虽然朱景洪从未有争储之心,却让元春突然意识到,这位或许才是太子最大的威胁。
好在只是威胁,没被元春直接归为敌人,这都得益于朱景洪对自己的包装。
这时妙玉插言道:“娘娘……襄王轻浮孟浪,并无可虑之处!”
在妙玉看来,朱景洪这样的好色之徒,且胸无城府根本没啥威胁。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妙玉在元春面前聊了“夺嫡”这种事,可见她已得到了后者充分的信任。
用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此时的妙玉已等同元春的谋士。
“话是如此,可就怕万一……”
这时妙玉说道:“娘娘,恕我直言,如今朝野上下,有支持太子,有支持睿王为储,可有人提过立襄王为储?”
朝野之上,当然从未有人说过这种话,想到这一点元春也安心了许多。
“太子妃放心,储君之位非太子莫属,谁也不可能抢得去!”妙玉再度宽慰。
“但愿吧!”元春叹了口气。
此时她又想到了金陵的事,朱景渊去了那边不到半年时间,已向国库和内帑缴银五百余万两,这同样是非常大的成绩。
而且在揽银子过程中,这厮还有铲除异己壮大己身之举,此消彼长之下威胁更大了。
即使郑显林和顾谨这些人帮衬,即使已有徐新安去任巡查御史,也挡不住朱景渊这位要做事的亲王。
背靠圣旨,以大明律为武器,对那些藏污纳垢的士大夫,朱景渊可谓立于不败之地。
“不管怎么说……襄王府那边得稳住!”
念及于此,元春对外吩咐道:“来人……好生准备,明日我去襄王府!”
听到这话,妙玉跟着问道:“娘娘……行宫那边我还是去一趟吧,皇后娘娘身边总要有個说话的人!”
“此事我会安排,只不过还得母后允准,暂时不要急!”
“是!”
东宫这边商议着,此时首辅赵玉山的府上,其子赵敬中也在议论这件事。
“戎机之重,关乎天下安定,随意授予……非明君之所为!”
“襄王鲁莽,行事乖张,只怕燕辽百姓将不得安宁……”
赵敬中话还没说完,就听到了“啪”的一声,却是其父把书撂到了桌上。
“你还没说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