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殿下还觉不妥,臣等还有一合适人选!”
“谁?”
徐新安答道:“工部员外郎贾政之子贾环!”
贾环现在是贾政唯一“合法”的儿子,如今他在荣国府内地位陡升,只是其不得贾母喜爱。
“我记得……那贾环比林家姑娘要小!”朱景源有些不确定,他也只是听元春无意中提过。
“回禀殿下,贾环今年已满十三,比林家姑娘小了两岁!”
介绍完后,徐新安话锋一转,答道:“然林家姑娘还要侍奉公主,待公主大婚之后方可出宫,那时贾环亦已成年!”
“嗯!”
得到朱景源的赞同,徐新安接着说道:“结亲之事可以搁置,贾林两家只要定下婚约即可!”
定下婚约,就等于是结亲了,那么林家将被牢牢和东宫绑在一起。
朱景源面带疑虑道:“此乃林家家事,我们如此安排,只怕人家未必愿意!”
太子说的是实话,林如海若不同意婚事,东宫以势压人传出去也不好听。
然而这些问题,徐新安等人都考虑到了,便听他答道:“那贾环乃是太子妃的兄弟,此等身份绝不算是折辱!”
“可文武终究不同流,如此安排……”
“殿下,若能请太子妃向皇后娘娘进言,恳请皇后娘娘给林家姑娘赐婚,朝野上下也就无话可说了!”
如果皇后赐婚,那情况就不一样了,等于是对林家的恩典,他们不愿意也得愿意。
至于皇后会不会赐婚,徐新安觉得问题不大,因为他明白皇后有多支持太子。
其实徐新安本人,也很排斥这门婚事,觉得不合文武分流的规矩,可眼下哪还顾得了这些。
睿王掌管市舶司替皇帝捞银子,肯定得拿不归顺自己江南士大夫开刀,而这些人是太子最重要的基本盘。
如果护不住这些人,天下谁还会支持太子?徐新安等学士已别无选择。
“嗯!”朱景源又应了一声。
高书言在时他是如此,如今徐新安在他也是如此,他确实是“垂拱而治”的典范,又岂能不得到士大夫的普遍支持。
徐新安接着说道:“只是此事不可操之过急,得先让贾家向林家求亲,殿下再顺水推舟替其求下恩典……”
“届时睿王已经离京,此事便不会有太大风波!”
“此言有理!”
朱景源很庆幸,自己下面有这些睿智的学士,否则他都不知如何自处。
但朱景源没料到三样事,一是贾环人品如何,二是林如海有多爱自己女儿,三是亲弟弟已将黛玉视为禁胬。
“若殿下允准,臣下去就安排!”
点了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