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关于朱景洪去留,这已是皇帝发的第三道旨,这样是不是太儿戏了?
“还愣着做什么?还不赶紧去!”朱咸铭语气不善。
“奴才遵旨!”
程英再度去翰林院传了旨,学士们再度按照圣意润色行文,成文后便送到了司礼监。
司礼监披红用印后,圣旨便由快马送出,向着西北方向疾驰而去。
九月初一,西北荒原上,朱景洪驻马于山坡上。
山坡之下大军正在行进,乃是北四卫的军队正在开境。
此时距他完成战略大撤退,时间已过去半个月,而他的北进战略也已持续半月。
这半个月时间里,他对前线兵力部署做了极大调整,彻底改变了如今的战场格局。
总体来说,无论步骑皆整体北移,如今在朝着哈密进发。
在执行这一战略过程中,朱景洪还增调骑兵去往土谢图汗国,配合安西行都司强力打击了叛军,安定了大军行进的东北侧。
看着面前的地图,朱景洪在上面指点着,同时对左右说道:“今日天黑之前,各部赶到预定位置扎营,这是前天就钉死了的事,任何人都务必严格执行!”
在朱景洪左右,乃是各卫派来同知或佥事,主要目的是汇报情况表明难处。
行军作战处处都难,有些难处可以体谅,而有些难处就必须克服,其中分寸全得朱景洪把握。
“十三爷,今日下午遇到敌军袭扰,本部防守兵力捉襟见肘,可否请调骑兵协助防备,我军便可全力行军……”
说话的是果勇左卫指挥同知杨仁忠,他在金陵跟朱景洪打过仗,又在此前支持过朱景洪调军,与相比于多数人他与朱景洪的关系更近些。
所以这次,果勇左卫指挥使陈宝祥派了他来陈情,希望能得到朱景洪的宽宥。
“兵力捉襟见肘?你告诉我现在各卫哪个兵力充足?”
朱景洪一句话,就把杨仁忠怼了回去,让他接下来的话都咽了回去。
朱景洪说的是事实,作为防守方兵力永远不够,所以这是必须要克服的事。
“你回去告诉陈宝祥,让他务必天黑前赶到预定位置,他如果再说兵力不够的话,就让他来把我的卫队调去!”
“若还是不够,我也可以听他驱使!”
朱景洪语气严厉,让在场众人心惊无比,纷纷告诫自己别再轻易诉苦。
事实上,在朱景洪掌权之后,这样训斥众将的情况,他自己都不知发生过多少次。
但因他从来都是对事不对人,且历次功劳全都分给下属,而且决断时基本一碗水端平,所以军中上下对他并无怨怼之心。
“诸位,再忍耐一番吧,再过半个月……扬威左卫就会赶到,届时我军便压力大减了!”
扬威左卫也是骑兵,本来是从北方边镇轮换回京,被皇帝临时安排转道来了西北。
至于为啥不提前安排,说穿了还是缺银子闹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