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明天才会看到,今晚就是他充分准备的时间。
三月前升任户部侍郎的苏文鉴,便是前任甘肃布政使,此人乃是赵玉山的门生,受其破格提拔才得以升迁。
为了自己的革新大业,赵玉山使了许多非常手段,尤其是在人事任命上各种“任人唯亲”。
王培安的这道奏疏,虽然说的是甘肃的极度腐败,但陈锦昀看到的则是打击赵玉山的机会。
三位内阁大学士,下午赵玉山去了户部,三辅郑志清今日休沐,所以出了值房后陈锦昀是独自离开。
倒不是内阁只有他一人,而是其他中书学士们没资格与他同行。
…………
时间很快来到第二天,朱咸铭在乾清宫看到了王培安的奏疏,这让他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让他格外的气愤的,不是甘肃百姓的苦难,也不是甘肃官员的贪婪,而是作为皇帝耳目的锦衣卫从未上报。
其他人不忠可以接受,锦衣卫作为家奴也不忠,则是朱咸铭无法接受的事。
所以在看陈锦昀票拟意见时,朱咸铭吩咐道:“传旨南镇抚司,锦衣卫甘肃千户所百户以上,全部革职查问……在任千户以渎职误国之罪,斩首传示锦衣卫各千户所!”
换句话说,这位甘肃千户皇帝亲自定罪问斩,可以省去南镇抚司不少功夫。
而这道谕旨一下,甘肃千户所可以说将经历换血,还不知有多少人会牵连其中,罢官杀头乃至于抄家。
“是!”程英小心回话,他知道皇帝此刻已是怒极。
见皇帝没有继续说话的意思,程英方才转身走到厅外,招来小宦官吩咐皇帝口谕。
而此时暖阁内,朱咸铭已在查看陈锦昀的票拟,看完之后他已皱起了眉头。
一番思索之后,他的神色越发冷峻起来,最终想要提笔写些什么,可他最终又放下了笔。
他知道陈锦昀别有用心,可人家占据正义无可指摘,作为皇帝他也不好直接否决。
但他也知道眼下甘肃不宜大动干戈,否则只会引出更大的乱子,对西北平叛只会更加的不利。
既不能否也不能准,那么他就只有一个选择,便是将票拟打回内阁重新讨论。
而所谓的重新讨论,其实就是转移矛盾,甘肃怎么办姑且不论,朝廷上先战一番再说。
想到这里,朱咸铭多少有些难受,他才把儿子们的争斗按下去,这边内阁又将卷起更大风暴。
金陵清丈将行,西北大战将起,这样关键时候朝内两大派系却要内斗,朱咸铭又岂能不感到难受。
他当然可以突破规则,凭借皇权把事情压下去,但这样做会导致朝臣的争斗会由明转暗,更加不利于他掌控局面。
皇帝批阅完毕后,王培安的奏疏被单独送回了司礼监,而后掌印太监吕通奉旨将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