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失礼了!”
“宝玉,咱们走吧!”
见有冯渊同去,宝玉方才安心许多,答道:“好!”
二人一道去了贾政书房,里面正有几名清客说话,聊的是宁府那边的治丧之事。
因元春受封太子妃这些事的影响,贾家的地位得到极大提升,所以每日前来吊唁的人很多,导致贾珍的丧事办得格外隆重。
这也导致事情变多,需要考虑的事情更多。
“老爷,宝二爷和冯公子来了!”
没有理会小厮,贾政对一众清客道:“今日就到这里……诸位且回吧!”
众人这才散去,然后贾政便命人请宝玉二人进来。
贾政虽然官不大,但因为身处部院中枢,消息也算得上是灵通,所以冯渊的事他知道一些。
当然了,最让贾政高看冯渊的,是因其被首辅赵玉山夸过。
如今赵玉山还比较年轻,且深受皇帝的信任,可以预见接下来五到十年,内阁都将由他来主事。
这位赵阁老夸过的年轻人,对贾政而言就很有必要见一见。
想到宝玉去了国子监,能交到冯渊这样的朋友,贾政无疑极为满意。
很快宝玉二人今了书房,来到了贾政面前依次见礼。
只第一眼,贾政就觉得冯渊这年轻人很沉稳,而在接下来的对话之中,更加坐实了贾政的看法。
且不说学识,无论从为人处世,以及对朝政的看法,冯渊都有很出众的认知,让贾政是大为惊讶。
而这都归功于,正统十年那濒死且绝望的经历,让冯渊极为高速成长起来。
这个年轻人很优秀……贾政心里再度夸赞起来。
在贾政看来,府中年轻一辈第一得力的贾琏,比起这位都少了沉稳和睿智。
想到这里,贾政看向了亲儿子宝玉,心底越发感到恨铁不成钢。
“宝玉,冯贤侄学问高深,品性端方……往后你要多跟他学才是!”贾政神色严肃道。
冯渊当即说道:“世伯过誉了,晚辈本愚陋之人,学识不及宝玉,往后我该多向他讨教才是!”
“贤侄过谦了!”贾政又恢复了笑容。
三人又谈了一阵,随后宝玉才送冯渊离开。
当宝玉返回时,却又被贾政叫了过去。
“你这朋友,如今都已十七,还未婚配?”
“正是!”
“这是为何?”贾政有些疑惑。
“他说要来日金榜题名,方可考虑成家之事!”
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若旁人这样说,贾政定会嗤之以鼻,言此人好高骛远不知分寸。
但冯渊还真就不同,此人被赵玉山赏识,来日高中的可能性极大。
“他这人真是死板,成家和立业是两回事,这道理……”
>> --